葡萄無牙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834章 言論,狂野北美1846,葡萄無牙,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印第安,阿拉伯和東印度群島土著人口在內的所有少數族裔。
一直以來
大唐帝國在對外人口統計方面實行模糊政策,“其它”類別中並不清楚的標示各民族具體人口,只是籠統的以“其他”備註。
超過半個世紀風風雨雨下來,北美洲印第安人和墨西哥後裔基本上徹底泯滅於眾,南美洲各藩國亦寥寥無幾。
剩下最多的就是新近兼併的巴西總督府治下,以及哥倫比亞和古巴的少數王國,其他的幾乎被華裔人口大一統。
這種情況在東印度群島亦在複製,程序最快的是呂宋群島,蘇門答臘島,加里曼丹島等地區,天堂島則早已完全的漢化。
進展稍慢的是人口較多的爪哇島,新進納入統治的阿拉伯半島六省,但上述地區已經廣泛的普及國語化,民族融合過程在進一步加速。
而現今爆發的第1次世界大戰,更是成為加速這一歷史民族融合程序的契機。
大唐帝國向歐洲派遣的300萬軍隊,來自阿拉伯半島和東印度群島少數族裔,就將佔據近百萬強制徵召名額。
剩下的200萬兵力員額中,各種族裔的白人要佔據一半,華裔充其量不過徵募百餘萬人規模。
華裔官兵絕大多數在後勤,炮兵,騎兵,裝甲兵等技術兵種,各級指揮官基本上都是華裔,牢牢掌控著軍隊。
在大唐帝國美洲本土,徵召的華裔官兵都採取自願的原則,以歐洲的土地,女人,皇家軍隊功勳為誘餌,鼓勵過剩人口參加軍隊。
這些少數族裔則不同,完全是強制徵募,在軍隊中不但待遇低而且都是最危險的一線陣地作戰,由督戰隊嚴加管束。
迄今為止,大唐帝國在歐洲戰爭中傷亡30餘萬,由少數族裔組成的炮灰部隊佔據了其中的八成半還多,表現很明顯了。
大唐帝國遠征軍上層決策就可以看出,對處於危險中的華裔精英部隊不惜代價的營救,炮灰部隊則基本放任。
這也造成了開戰迄今,德軍從未整建制地消滅過一個整編團以上的華裔部隊。
這對動輒投入超過百萬兵力的西線戰場來說,簡直是不可思議的事情。
這是因為大唐帝國遠征軍在一線戰場上,投入最大的華裔部隊單位就是皇家陸軍憲兵營和裝甲連,或者是野戰炮營,以負責管控數量更多的炮灰部隊為主。
這種情況極不公平,但在協約國軍隊中習以為常。
因為大英帝國的英印師,澳新軍團,加拿大和南非等地的殖民軍隊,同樣不能夠享受與英國本土軍隊同等的待遇。
法軍中也有類似阿爾及利亞和非裔軍團的炮灰,不平等待遇到處都有,也不多唐國軍隊一個。
德奧軍隊倒是想用殖民地軍隊擋在前面,可惜只能想想而已,這種好事還遠輪不到他們。
至於挑撥離間更是想多了,只要看看缺衣少穿的同盟國軍隊,後勤供應格外優越的大唐帝國遠征軍官兵就油然升起一份自豪感。
比起別人來確實不行,但比你們德國佬可要強多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