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無牙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840章 新的問題凸顯出來,狂野北美1846,葡萄無牙,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降的第一時間,便組織了有230餘艘大型客貨輪船組成的大型船團,透過奧斯曼帝國掌控的博斯普魯斯海峽進入黑海。
先遣兵團5.2萬餘人順利接收了德國佔領的烏克蘭南部敖德薩沿海地區,烏克蘭東部生產煤鐵礦產地區和克里米亞半島,對該地區實施軍事佔領。
與此同時
大規模驅逐在該地區的烏克蘭人和沙俄白人,強令其搬遷到烏克蘭中部地區安置,給後續大唐帝國退伍士兵安置騰地方。
大唐帝國先後向歐洲輸送了高達276萬遠征軍官兵,將在半年以後陸續展開復轉退役工作,主要的安置地區就在克里米亞半島和烏克蘭南部敖德薩沿海地區。
預計在今後的兩~三年內,上述地區將安置80~85萬退役官兵,遠期達到100萬規模。
現在趁著局勢混亂的時機,將上述地區都騰空了,也便於今後的治理和統治。
跨洋輸送軍隊可是一筆巨大的開支,在總計兩百七十六萬遠征軍官兵中,傷亡共計38.2萬餘人。
除了赴歐遠征軍中的中高階軍官將陸續返回帝國本土外,大部分官兵將就地安置,主要的去向就是克里米亞半島和南烏克蘭地區。
法國也希望留下儘可能多的大唐帝國遠征軍官兵,以彌補巨大的人口損失,數字大概在70~80萬人之間。
還有部分退役官兵願意去英國,這部分人數正在統計中,將在退役後陸續安排,約莫三十幾萬至四十萬人之間。
還有少部分人會流向其他歐洲各國,真正返回帝國本土的不會超過二十萬人,其中以軍官為主。
回顧克里米亞半島和烏克蘭南部主權問題
大唐帝國並不是從沙俄接手上述地區,而是從戰敗的德國接受上述地區,這關係到重要的法理依據,這一點必須要釐清。
在《佈列斯特和約》簽訂後,德國和奧匈帝國軍隊根據條約,先後佔領了烏克蘭、白俄羅斯以及波羅的海沿岸地區。
隨著第1次世界大戰的落幕,德國為首同盟國戰敗,這片土地就換了新主人。
大唐帝國佔據了烏克蘭黑海沿岸地區之後,整個烏克蘭地區就變成內陸,不再擁有出海口。
而這樣的黑海地區新形勢,也符合英法等國限制沙俄的初衷,符合歐洲國家的地緣戰略利益,因而得到世界列強的支援。
否則,想在歐洲咬下一塊肥肉來,那真的是千難萬難。
誰都知道
在沙俄這樣的龐然大物門口放一個巴爾幹小國,壓根起不到隔離和阻擋作用。
在打贏第1次世界戰爭後,世界列強的目光就轉向了沙俄,這裡已經成為令他們寢食難安的大問題。
法國人自然不用說,福煦元帥希望從西線戰場抽調出200萬軍隊,組成多國聯軍干涉沙俄內政,一舉消滅這個危險的源頭。
究其原因
是因為沙俄新政權上臺後,公然宣稱不承認沙俄前政府在國際上欠下的600多億法郎的鉅額債務。
這筆空前龐大的數字中,屬於法國政府和私人高利貸者的債務就超過三分之一,總額超過200億法郎。
僅在1914年之前,沙俄欠下的法國各種名目貸款就高達140億法郎,最早的甚至可以追溯到一百三十年前。
戰後的法國滿目瘡痍,揹負著唐國的鉅額戰爭債務,被稱之為“躺在手術檯上的泥足巨人”,又怎麼能夠忍受沙俄老毛子賴掉如此大一筆錢?
所以,在多國聯合武裝干涉沙俄問題上,法國人非常積極。
英國最積極的是現任陸軍大臣丘吉爾,其在不久前與唐國代表商談的會上宣稱;“要在明年春組織14國軍隊聯合武裝干涉沙俄,英國為此已經做好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