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無牙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825章 新形勢,狂野北美1846,葡萄無牙,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盟國軍隊的進攻。
現如今,大唐帝國紅海軍區集結了重兵,擬與蘇伊士運河區的英法殘軍一道組成聯軍,經過補充兵力總計約22萬人左右,將再度反攻庫特城和伊拉克地區。
進入1917年
協約國集團和同盟國集團不約而同的陷入短暫的沉寂中,他們此時處於大戰後的回藍狀態。去年死的人太多了,誰都無力掀起新一輪百萬級別規模會戰。
從總體局勢上看
毋庸置疑對協約國集團是有利的,大唐帝國加入聯盟之後,進一步鞏固了對德、奧匈,奧斯曼,保加利亞等同盟國集團的全面軍事和物資的封鎖,使其處境日益艱難。
兵力對比上來看,協約國集團擁有425個師的總兵力,同盟國集團僅擁有331個師,多出了94個師的兵力。
在武器裝備和物資等各個方面,有了大唐帝國的強力支援,協約國集團都遠強於對方。
但戰爭的局面並沒有呈現一邊倒的形式,協約國軍事集團內部問題多多,反而看起來更像是虛弱的一方。
在嚴重的傷亡影響下,西線戰場上的英法軍隊已經拒絕了主動出擊,為了避免軍隊動盪,聯軍高層不得不放棄新的會戰計劃。
在南線的義大利戰場同樣如此,剛剛進行的第10次伊佐河戰役依然不出所料的失敗了,再次碰的頭破血流。
這引發了義大利軍隊中強烈的厭戰情緒,彷彿弓弦崩到了最緊的地方,隨時都會產生強烈反彈。
這種情況在武器和物資都急缺的沙俄軍隊中更是廣泛存在,新的反抗思潮湧動,形成了一股巨大的反沙皇力量。
協約國集團人口更多,疆域更廣,戰爭潛力更雄厚,但體現在戰場上並不是那麼回事,在東線,西線和南線戰場都打的舉步維艱。
德軍在海上發動的“無限制潛艇戰”,一舉扭轉了在物資供給上的巨大劣勢,給協約國同盟造成了難以彌補的海量損失,很多時候也處於供應困難的狀況。
這時候比的,就是看誰更有忍耐力了。
英國,法國和義大利都是需要大量輸入物資的國家,對大西洋運輸線依賴性極強。
英法暫且不談,這第1次世界大戰爆發前,義大利王國是個典型的農業國家,剛剛一隻腳邁入工業化的程序中。
1914年,義大利的人均收入只有法國的一半,大唐帝國的三分之一,有超過一半的成年男性和接近八成的女性是文盲。
義大利經濟仍然高度依賴外貿進口,而煤炭和糧食則受制於國際價格,因為義大利不僅鋼產量極低,還需要從英國買入煤炭,甚至連食物也不能自給。
其農業生產極其落後,小麥等作物又必須依賴進口。
義大利王國統一後,即便有北部倫巴第工業區的支援,但義大利仍然是一個以農業為主的國家,有超過60%的人口從事農業活動,整體工業實力在歐洲墊底。
戰爭造成數百萬義大利男性傷亡,這令義大利的農業和手工業產生極大的倒退,急需外來進口補充。
比利時,塞爾維亞等國同樣如此,都要依靠從大唐帝國進口的工業和農業產品維持,如今已愈發的明顯。
最大的問題來自於德國海軍的“無限制潛艇戰”,立即給協約國造成嚴重損失。
在1917年,德國潛艇的瘋狂進攻令協約國商船的損失,由1月份的30萬噸增至2月份的40萬噸,再猛增至3月份的50萬噸,直到4月份的85萬噸,呈現筆直向上的曲線。
英國出海的商船中,平均每4艘就有1艘被擊沉,這6月末已經被擊沉1727艘商船,這接近了英國商船保有量的一半。
無數的貨物沉沒在冰冷的北大西洋中,給協約國集團造成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