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無牙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84章 做一條恭順的狗,狂野北美1846,葡萄無牙,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國賓館中焦急等待的扶桑與巴拉圭使者,盼星星盼月亮盼得望眼欲穿,總算盼到大唐帝國皇帝巡狩南部和北部各省御駕返回帝都長安,這一去就是5個多月。
心中這份日夜煎熬的焦慮,那就別提了。
但一想到大唐帝國北美廣闊到無以復加的遼闊疆域,南北長約9670餘公里,東西長約3720公里,所有人不約而同的緊緊閉上嘴巴。
帝國版圖太遼闊了,這也是幸福的煩惱。
在這個世界上
有一種叫做你羨慕不來的強大,立國20餘年來,大唐帝國飛速的崛起於北美,是當今時代的奇蹟。
皇帝李察率領著從龍之臣一路披荊斬棘打下了偌大的江山,成就如今大唐帝國鼎盛的局面。
尤其是其超過千萬平方公里的廣闊疆域,在當今世界只有大英帝國,法蘭西帝國,沙俄帝國,大清帝國能夠與之比肩而立,其他各世界列強皆難以望其項背。
細究起來
大英帝國遍及世界的殖民地合計接近2750萬平方公里(注;19世紀60年代資料),疆域最為廣闊,在當今世界毋庸置疑的佔據第一位,號稱“日不落帝國”。
殖民地等同於領土,這沒毛病。
作為老牌殖民強國,英法兩強最大的侷限是歐洲本土面積不大,其殖民地遍及世界,但又處於互不接壤的碎片化,殖民管理的難度較高。
英國面積最大的單個殖民地是印度總督府所轄430餘萬平方公里領地,但距離歐洲本土萬里之遙。
一旦與世界級大國發生戰爭,那麼這些遠離歐洲本土的殖民地只不過是建築在沙灘上的城堡,很容易遭受到敵方的攻擊而陷落。
1756年爆發的英法七年戰爭,就是一個最鮮明的例子。
這是一場戰火遍及全世界的全面戰爭,英法兩強除了在歐洲爆發激戰以外,在海外殖民地也展開了全面爭奪,戰火遍及北美,印度次大陸,北非和中東。
“七年戰爭”勝利後英國獲得了大量殖民地,法國被迫在《巴黎和約》中將整個加拿大割讓給英國,還從整個印度撤出,僅僅保留了其中的5個市鎮,基本等同於被趕出美洲和印度次大陸。
戰爭勝利後英國還壟斷了制海權,保持了歐洲大陸勢力均衡,成為最大贏家。
而這是法蘭西帝國距離登上世界霸主寶座最近的時候,戰敗後,高盧雄雞的世界領導者夢想為之破碎,不得不在宿命之敵英國的羽翼下,過著看人眼色的屈辱日子。
而隨後不久爆發的美國獨立戰爭,為法國人復仇提供了最有利的機會。
為了洗刷路易十五戰敗的恥辱,法蘭西皇帝路易十六哪怕傾家蕩產、甚至派遣十多萬法軍遠赴北美作戰,犧牲再多、付出再多也要幫助美國人贏得獨立戰爭的勝利,就是心中憋著復仇的一口惡氣。
結果是英國丟掉了北美殖民地(注;不含加拿大),美利堅合眾國獨立,法國佬在付出了3萬餘人陣亡的巨大代價終於出了一口惡氣,此後不久路易十六便上了斷頭臺……
所以,遍及全球的海外殖民地既是英法兩強的最大資本,也是其最大軟肋。
與英法兩強不同,沙俄帝國,大清帝國和大唐帝國都是直轄領土面積超過千萬平方公里的巨人,擁有極為廣闊的戰略縱深。
在面對任何外敵時都處於內線作戰優勢,有利於調集兵員裝備,有利於戰爭動員,依靠廣闊的戰略縱深將強敵拖入長期戰爭的泥沼,直至贏得最終勝利。
法國皇帝拿破崙入侵沙俄,遭遇到空前的慘敗,這也為野心勃勃的歐洲國家提供了鮮明的反面教育模板;
在妄想征服巨人的時候,得先衡量一下自己的三寸丁能不能打到底?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