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無牙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27章 大國人口戰略,狂野北美1846,葡萄無牙,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7%;但是,到1850年時,這一比例下降為13.3%;到了1860年,更下降為11.7%,如今這一下降曲線依然非常明顯。

在這裡,暫時不談人口最多、幅員遼闊的俄羅斯,終結拿破崙皇帝輝煌征戰生涯的同樣也是俄羅斯,沒有無窮無盡的灰色牲口怎麼能做到?

法國的人口節育政策等於是自費武功,當政者僅僅看到了人口減少可以緩和糧食矛盾,卻沒有看到長遠更大的危害,實屬目光短淺。

在法國人口增長速度放緩的同時,歐洲其他一些大國特別是德國,人口卻在迅速增長。

17世紀時期

英國的人口只有400萬,法國是1600萬,西班牙是800萬,而到了1860年,德國的人口為3630萬,超過了英國或法國的人口。

未來的增長勢頭若沒有改變,10年後,即1870年德國的人口將會超過4000萬。

50年後,即1914年,德國的人口增長會超過6500萬(增長了62%),超過了英法兩國的人口增長率。

這一時期,英國人口從3100萬增至4500萬(增長了45%),法國的人口幾乎沒有增加”。

在對應歷史上的重大事件就可以看到,1870年是普法戰爭,普魯士戰勝法蘭西並且成立德意志第一帝國的輝煌時期。

而50年後,則是德皇威廉二世狂妄的挑戰大英帝國,全面展開海軍軍備競賽,最終導致空前災難的第1次世界大戰……

從普法戰爭時候起,德國人在青年男性的比率方面就佔優勢。

19世紀60年代,德國20~34歲的青年男性比例只是稍稍有利於法國的東鄰。

然而到1910年,德國人已經把這優勢增大到了1.6∶1。到1939年,德國在年齡上適於從軍的人數相當於法國的兩倍多。

【認識十年的老書友給我推薦的追書app,野果閱讀!真特麼好用,開車、睡前都靠這個朗讀聽書打發時間,這裡可以下載 .yeguoyuedu 】

歐洲大國人口上的變化,對各自國家的經濟與戰略政策規劃,產生了明顯影響,是影響歐洲大勢的主要因素。

沒有充足的人口,沒有強大的軍隊,德國人哪來的底氣去戰勝法蘭西,去挑戰英吉利國?

綜上所述

人口是參加世界大國爭霸的基礎,而恰恰在這方面大唐王國手捏著王炸,對未來充滿了信心。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黑蓮花嬌養守則

十六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