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無牙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89章 世界第一輛四輪汽車,狂野北美1846,葡萄無牙,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隔了幾日

“啟奏陛下,發明汽車的侯廣田先生和他的發明以及資助人等,都已經在殿外廣場等候,恭迎陛下垂詢。”

“哦……人來了嗎?那要去看看。”

李察聞聲放下手中的奏摺,臉上浮現起饒有興趣的神色,他最初從報紙上看到這則訊息的時候非常錯愕,以為這又是一位穿越人士呢?

現在啥時候啊?

現在才1858年8月下旬,距離德國發明家卡爾-本茨夫人~貝瑞塔·林格帶上孩子,駕駛著世界上第1輛三輪本茨汽車,一路顛簸到了100多公里外的普福爾茨海姆探望孩子的祖母還有整整30年。

李察陷入了一個誤區,總認為汽車時代還沒有到來,需要等到數十年後。

實際上

自大唐王國崛起在北美之後,蝴蝶效應引發的改變已經很多了,6匹、12匹和20匹柴油機廣泛應用在農業領域,已在大唐王國形成了世界領先的柴油機械生產能力。

【講真,最近一直用野果閱讀看書追更,換源切換,朗讀音色多,.yeguoyuedu 安卓蘋果均可。】

在上一年度,12匹手扶拖拉機年產量已經高達1.33萬臺,廣泛應用在大唐王國大大小小的農場,種植園和開墾荒地等領域,並且暢銷美國南方各州和歐洲,大額訂單如雪片般飛來。

大唐帝國迅速形成了長安農機廠,洛杉磯農機廠,波特蘭機械廠等數個龍頭企業,配套生產出手扶拖拉機,掛斗拖拉機,各種農機掛件,廣泛應用於翻、耙、壟、割各場景。

小型柴油機同時應用於食品廠,罐頭廠,機械廠,紡織廠作為裝置動力來源,應用於礦山牽引和抽水,應用於中小型船舶動力等等。

既然如此,為什麼不能造以柴油機為動力的汽車呢?

李察確實沒想到,不代表富有聰明才智的華人民間發明家沒想到,不但想到了,而且經過數年打磨,真的研發出世界第1臺四輪汽車。

在廣場上

李察被眼前的這輛四輪汽車吸引住了,連旁邊施禮的民間奇人侯廣田和他的同伴都沒有注意到,徑直走了過去仔細檢視。

侯廣田先生髮明的這臺柴油汽車直接應用了4輪馬車的架構,前面兩個輪子小,後面兩個輪子大,從前面輪子伸出來一個像船舵似的木質方向盤。

呃……等等……這就是一個小的船舵。

其動力系統就是一臺12匹柴油機,使用的是手扶拖拉機的杆式撥檔,向上一推是前進檔,中間是空檔,向下一拉是倒檔,沒什麼新奇之處。

其實這個離合器的設計源自於李察的提醒,原來的手扶拖拉機根本沒有什麼檔位,柴油機發動起來就緩緩前進,必須要踩著剎車才行,這樣又容易把柴油機憋死了,使用起來很不方便。

在視察時候,李察聽到這樣的極大缺陷,順口便說了一句;“應該單獨設計一套裝置,主要功能是動力的結合與分離,解決使用中的難題。”

很多設計就是一層窗戶紙,點透了便豁然開朗,在實現上沒什麼難度,很多技術人員往往就想不到這一點。

最讓李察感興趣的是連線在方向舵上的橫拉桿,這是透過齒輪咬合轉向的新設計,用手扳動方向舵就可以自如的讓兩個較小的前輪轉向,想必這是出於侯廣田先生的新穎設計。

這與傳統的西方馬車轉向結構不同,西方馬車轉向結構,源自於古羅馬時期的凱爾特人,在馬車兩個前輪中部設定轉向軸,以此靈活轉動。

在眼前這輛世界第1臺四輪汽車上,李察甚至看見了現代馬車上的鋼質彈黃,環繞了一圈他便心中有數了。

這確實是原來歷史上沒有出現過的第1臺4輪汽車,這種透過齒輪咬合轉向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狂野北美1846

葡萄無牙

大宋:兩個月後穿越,線上急等!

雨景天

大明:從嘉靖末年開始

迎風隨飄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