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無牙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70章 移民的幸福生活,狂野北美1846,葡萄無牙,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登上前往天堂島的移民船,從此開啟了不一樣的人生道路。
在天堂島的兩年包身工期間,每天一頓幹兩頓稀,不管好但管飽,每週還可以改善一次有肉食,基本上就是豬雜湯,牛雜湯之類的便宜貨,要麼就是一塊鹹魚,這已經是夢幻般的日子了,以前當真想都不敢想。
包身工並不是一分錢都不給,每個月每人一元錢,可以購買一些生活用品或者零食,表現好的還有獎勵,比如吳二寶這樣的“先進勞動者”,每個月能夠拿到1塊2毛錢。
別看多了區區兩毛錢,可是讓很多人都眼紅不已。
在華人移民中,很少有人拿這一塊錢去買零食或者日用品,基本上都存了下來。
兩年的時間,身上存了20元以上的華人移民估計有七八成,吃乾花盡的敗家子極少極少。
所有人都憧憬著未來擁有自己的一塊地,開荒種地,娶個女人男耕女織,生兒育女為家族開枝散葉,過上不羞不臊的美滿生活。
為了實現夢想,華人移民們什麼苦都能吃。
兩天後
雷哥與吳二寶帶著大包小包的行李,和同伴們一起坐上了前往五星鎮的火車,經過6個多小時方才抵達目的地,那是位於山谷外的一座荒涼的小站。
五星鎮距離新西安約188公里,是規劃中的一名安置鎮之一,從新西安近郊算起,鐵路一路向東沿著海邊平原深入,分別是一星鎮,二星鎮,三星鎮,四星鎮,五星鎮直至十六星鎮,全都是移民安置新城鎮。
如今的鐵路剛剛修通至六星鎮,築路工人也是華人移民,他們正在深入山林間修路架橋,是拓荒的先行者。
這活兒雷哥與吳二寶都幹過,其實也簡單,無非就是先修築鐵路路基,將三合土一遍又一遍的夯實壘高,形成一條長長的鐵路路基。
過水的地方修築涵洞,就是在路基上掏洞,用磚頭或石塊砌出涵洞,再用水泥抹平,越結實越好。
修橋稍微複雜一點,大概也就是這麼個意思,用磚石和石塊砌築橋墩,然後架設鋼樑,這種建橋速度最快,基本上三四個月就可以成型。
那種完全是用石塊砌築的圓拱橋,建造的速度就慢得多,往往要一年或更長時間才能修築完成。
再往後就是鋪道砼,鋪鐵軌,用枕木固定連線成長長的鐵路線,這種活沒什麼難度幹起來還快,只要材料充足,千餘人一天就能鋪十幾公里長,基本沒什麼壓力。
雷哥和吳二寶隨著人流下了火車,看著山谷邊一大塊開闢出來的土地上,畫滿了各種石灰線,還有一個三米多高的大木樁樹在那兒,上面用毛筆寫著“五星鎮”三個大字。
所有人都是老手了,一看這場景就知道,今後的五星鎮就設在這裡,距離火車站只有約2公里遠,鎮上修建的木質建築約有幾十座,幾乎都是半成品,顯然開工沒有多長時間,沒有一座建築封頂落成。
來到鎮上
插著團龍旗幟的地方就是辦事處,辦事處只有一排簡陋的桌子,帶著藍色袖章的辦事員手上拿著鐵皮喇叭大聲喊著;“所有移民在此辦理手續,全部挨個排隊,有序等候,嚴禁插隊和擾亂秩序,否則取消辦理資格,後果自負……”
藍色袖章辦事員一遍又一遍的重複,移民們揹著大大小小的包裹很快排成一條長龍,然後緩慢的向前移動。
他們已經習慣了這種排隊方式,在集體勞動時每天吃飯要排隊,領取每月一元補助要排隊,領取衣服要排隊(每人每年4套衣服,非白即灰),早晨上廁所都要排隊。
集體勞動不允許隨地便溺,汙染環境,而且人畜糞便都要用於堆肥,是改良田地最好的東西,可不能浪費了。
隊伍移動的速度蠻快,大概半個多小時後就輪到了雷哥和吳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