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無牙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59章 伏見鳥羽之戰,狂野北美1846,葡萄無牙,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將軍閣下請放心,與叛軍相比,我軍火氣更犀利,訓練更精銳,實力更強大,擊敗敵人並取得最終勝利的把握在7成以上。”
“那就好,那就好……”德川慶喜將軍長吁了一口氣,神色也放鬆些了。
範鵬舉少將隨即又說道;“將軍閣下,其實舊式軍隊的這些盔甲裝備用處不大,穿在身上沉重而不靈便,極大的消耗了官兵體力,應該儘快轉為唐式軍服為宜。”
“呃……這容後再論吧?”
“也好,我就是這麼提個意見,有利於提升軍隊整體戰鬥力。”
傳統扶桑武士盔甲是由鐵片,皮革,麻繩製成,漆上華麗的顏色,全套盔甲價格昂貴,一般只有上層武士家族才能使用的起,普通武士能夠負擔一件鐵質胸甲就不錯了。
那戰場上為什麼士兵全都鎧甲森嚴?
其實這都是假象,出於扶桑國人好面子傳統,沒有鐵甲就使用布甲和竹甲,漆上顏色,穿戴上去足可以假亂真。
實際上,防禦力薄弱的很,一槍打過去就穿個窟窿洞兒。
範鵬舉少將對這些盔甲很看不上,覺得是率領著一些散發者腐敗味道的陳舊軍隊在作戰,絲毫也沒有威風凜凜的鐵血軍隊氣勢,反而有些滑稽。
當然了,這只是他的個人看法。
“炮隊前出,準備炮擊。”
幕府軍裝備的是大唐帝國倉庫裡堆放的一批老古董,即24門拿破崙三磅野戰炮和6磅野戰炮,青銅鑄造的炮身,鋼質雙輪炮架,使用前膛裝填方式。
這種火炮援助了一批給左宗棠的楚軍,又給了一批幕府軍,當然,後者是要算錢的,屬於大唐帝國給藩屬國的軍事物資援助。
這種老式火炮雖然發射距離近,威力小,速度慢,年代最少的也有50年以上,但在19世紀初可是一種較為先進的火炮,伴隨拿破崙的法蘭西軍隊征服了整個歐洲大陸,燃起的戰火最遠抵達莫斯科。
其最大的優點是炮彈便宜易得,黑火藥製取難度不高,有點兒工業水平都能夠大批次生產,非常適合於大清軍隊和扶桑幕府軍使用。
在淒涼的軍樂聲中,幕府軍隊一字排開的佇列緩緩向前壓上……
處於最前方的,就是24門騾馬拖拽的炮隊。
叛軍方面也不甘示弱,同樣推出了十幾門火炮,那是與拿破崙大炮大差不離的青銅炮,可能是英制也可能是荷制,效能上大體相彷。
這是一場發生在東方土地上的西式戰鬥,叛軍方面擁有英國教官,幕府軍方面擁有大唐帝國和法國教官,雙方裝備著當今世界較為先進的步兵火器,這是一場半斤八兩的較量。
“轟轟轟……”
幕府軍的炮隊在進入射程後率先解開拖拽騾馬,調轉炮口,熟練的裝填火藥搗實,放入圓形炮彈,在軍官的命令下齊齊開炮。
一連串的炮火硝煙升起,出膛的炮彈呼嘯而去,有10多顆炮彈狠狠的砸在叛軍整齊的佇列中,瞬間打出了10多個血衚衕,打得叛軍士兵骨斷筋折,鮮血噴濺而出。
僅這一輪炮擊,便造成了30餘名叛軍士兵的傷亡。
叛軍原本嚴整的佇列出現短暫騷動,很快又腳步堅定的繼續前進。
叛軍所屬炮隊也停下了前進的腳步,調轉炮口準備發射。
“轟轟轟轟……”
雙方炮擊轟鳴聲連綿不斷的響起來,炮兵陣地上升起一團團黑灰色煙霧,呼嘯的炮彈在空中飛舞,一頭撞進滿臉驚惶的步兵佇列中便是血光四濺,煙塵瀰漫。
忍受著炮擊帶來的傷亡,雙方軍陣宛若兩條長蛇一般向中間合攏,距離從1.4公里至1.2公里,繼續縮小到1公里以內,900米……800米……
當雙方軍陣距離縮小到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