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無牙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56章 遣使來朝,狂野北美1846,葡萄無牙,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一個多月後
大明宮廷內
皇帝李察接到外交部呈送的奏表,言及扶桑王國遣使上表慶賀大唐帝國文武鼎盛,足當為萬國表率,大國威儀令四夷賓服,足可稱天朝上國矣!
扶桑國遣使言辭懇切,態度謙卑,並請封號……
這一下
可把李察整的懵了,在短暫的遲疑後迅即狂喜起來,從內心抒發出一種濃濃的優越成就感覺,暈淘淘的足以醉人。
此時此刻
李察能夠深刻體會到昔日神州大陸鼎盛時期,歷代漢唐明清朝廷君主那種“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豪情滿懷,那是權力慾達到極致的滿足。
怪不得歷朝歷代大一統的帝王,都喜歡搞周圍小國宗藩這一套,這是最能表現皇權的極致影響力方式,很有一種“天下盡在我手”的儀式感。
君不見
大英帝國也喜歡搞這種調調,自從維多利亞女王時代進入鼎盛時期以來,每年的春季,女王陛下都會在白金漢宮舉辦盛大的頒授勳章儀式。
除了為大英帝國統治和海外殖民立下汗馬功勞的英籍人士,還包括並不限於整個歐洲各王室成員和臣民,以及殖民地上的歸附民族。
比利時國王利奧波德一世就獲得最高等級嘉德勳章,此外還有法國,荷蘭,普魯士,甚至西班牙王室,都獲得過等級不同的英國勳章。
印度次大陸的數百土邦王傳承,都需要大英帝國女王陛下封授,才具備名正言順的合法統治名義。
這種做法,無疑是凌駕於歐洲各王室和殖民地土邦王公之上的作派。可以看成是歐洲版的宗藩模式,相對而言更平等一些,也更易於接受。
扶桑國遣使來朝奉上賀表,那就是極具東方特色的宗藩關係了,意味著扶桑國將奉大唐帝國為天朝上國,自甘藩屬地位,這是何等的榮耀?
驚喜來得太突然,讓李察無法壓抑內心的狂喜翻湧,仰天哈哈長笑起來,聲震殿堂。
“哈哈哈哈……好,好,好,聯心甚慰啊……”
扶桑國奉上賀表朝貢的意義格外不同,格外重大,遠非琉球這樣的小國可比,雖然出乎所料但在情理之中。
細想一下,如今的扶桑國有什麼?
如今正值原來歷史上扶桑國幕府統治末期,若沒有什麼變化,革新派與幕府守舊派將在今年下半年爆發內戰。
內戰的結果將以幕府守舊派闇然退場告終,明治天皇於明年,即1866年正式親政,從此拉開了轟轟烈烈“明治維新”的大幕,影響了整個東亞和東南亞乃至太平洋局勢百餘年動盪局面。
扶桑國的“明治維新”是全面的西化,以“散發脫刀令”為開端,全體扶桑社會從教育,軍事政治,生活習俗到禮儀竭力融入西方文化,實現顛覆般的改變。
僅從這一點來看
扶桑國“明治維新”的革除前朝積敝的決心,遠比大清朝“洋為中用”來得更徹底,更堅決,實際效果也更好。
“散發脫刀令”提倡士、農、工、商(時稱四民)不梳髮髻(月代頭)、武士不帶刀(注,幕府官吏著禮服必須帶刀),提倡穿著西裝以破除舊習,全社會倡導“開化文明”云云。
現如今一切都沒發生,扶桑國依然是那個腐敗橫行,積弊叢生的幕府統治時期,全國上下230餘藩各自為政,將整個扶桑分割成一盤散沙。
交通極為不便,商貨流通代價高昂,每經過一個藩主的地盤都要繳納過境稅和其他各種名目的稅收,標準還不統一,完全看藩主喜好而定。
這就導致整個扶桑國完全處於割裂的小農經濟狀態,壓根也無法發展商業和工業,更看不到擺脫貧窮落後走向富強的丁點兒希望。
若不能夠砸碎這樣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