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無牙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49章 以惡制惡,狂野北美1846,葡萄無牙,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從內心深處,李察是一個具有大華夏主義強烈傾向的人,絕不願意看到新疆脫離滿清掌控,成為遊離於中央政府的動盪之地。
現在的新疆之亂是否依然遵循著歷史的原有軌跡,尚需仔細的觀察才能做出定論,暫時不著急行動。
報告中也說了;
在阿古柏入侵新疆的時候,清政府在幹什麼呢?
清政府現如今正忙著剿滅太平天國起義呢,清廷採納了曾國藩“暫棄關外,專清關內”的建議,正在全力對付對於太平天國這個“腹心之患”。
太平天國餘孽流竄到江西等地,清庭正在調動各路兵馬圍剿,務必使其“肅清流毒匪患,不使復燃”,此乃當今的頭等大事。
只有等太平天國和捻軍基本被剿清後,清庭才會把注意力放到新疆上來。
現在這個時間段,根本無暇顧及,正好被阿古柏鑽了個空子,全面佔領了新疆各地。
在清廷內部爆發了一場關於“棄防”和“主戰”之爭的辯論,雙方辯論激烈,互不相讓。
以直隸總督李鴻章為首一些大臣建議清廷放棄新疆,其理由是:新疆遠離中原,地廣人稀,每年上交中央的稅收有限,而且清廷每年花在新疆上的軍費也是很大一筆開支,非常不划算。
再加上英俄等國對新疆一直虎視眈眈,即使這次打跑了阿古柏,“將來斷不能久守”,又何必勞民傷財呢?
李鴻章等人的謬論,遭到了左宗棠為首的“主戰論“者的有力駁斥,斥之為“國之蠱賊”。
左宗棠認為新疆物產豐富,牛羊遍野,看似千里荒漠,實為聚寶之盆。
“若新疆不固,則蒙古不安,直北關山,亦將無晏眠之日。且俄人一直對這塊土地虎視眈眈,慾壑難填,若放棄新疆,俄人定會得寸進尺,向東擴張,屆時後果不堪設想!”
看著新疆的國土淪陷乾著急,這是什麼樣的體會?
放下手中的《世界風雲概要》,李察眉頭緊皺的深深長嘆一聲,對多災多難的故國神州多增添了一份牽掛,一份擔憂。
當今時代的清庭並不親近大唐帝國,反而極為警惕大唐帝國對神州的影響力,處處與英法列強走得更近,朝野中頗有些“挾洋自重”的傾向。
這也是沒奈何的事兒。
比起金髮碧眼的歐洲人,語言,宗教,風俗與漢人都不相同,基本上不可能對滿清皇朝統治產生威脅。
而大唐帝國就不同了,這個以漢人為主崛起於北美的強盛政權,憑藉著強悍的軍事力量和深厚的經濟力量,還有在神州大地的極佳民眾形象,贏得一片讚譽之聲。
社會上崇尚向大唐帝國學習的呼聲很高,對滿清朝統治形成了實實在在的威脅。
所以,包括一些開明的漢人洋務大臣在內,對大唐帝國都抱有深深的警惕心理,採取“敬而遠之”的態度敷衍。
既不得罪,也不交好。
大唐帝國表現的過分熱心,反而會讓滿清朝廷上下心生猜忌,這可能就是所謂的“寧予外邦,不予家奴”陰暗心理。
大唐帝國當然不是家奴,但總是與華夏民眾同血脈,同文化,同祖宗的漢人,僅這一點,就讓滿人朝廷深為忌憚。
李察皺著眉頭站起身來,揹著手在御書房裡來回走了幾圈,心中拿定了主意。
返回身來,拿起御筆“刷刷刷”的批示道;
事關神州領土淪喪與否,應密切跟蹤關切事態發展,及時上報,採取針對性措施扶持。以免英俄之流分裂神州陰謀得逞,切切!
滿清朝廷並不缺乏龐大的兵力,缺的只是錢和槍炮彈藥而已,而這恰是大唐帝國的長處。
他又順手寫了個條子;
密令調撥1.2萬杆柯爾特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