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無牙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49章 以惡制惡,狂野北美1846,葡萄無牙,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運動”一浪高過一浪。

上個月發生的大規模遊行示威,正是扶桑民眾對幕府黑暗腐朽統治強烈不滿的集中爆發,是來自社會底層的呼聲,內裡湧動著強烈政治革新的衝動。

之所以是遊行示威而不是武裝暴動,想必是顧及到帝國主義軍隊的武裝干涉吧?

扶桑國社會上上下下之所以這麼乖,那是因為遭受了慘痛的毒打,暫時變得順服了許多而已。

這個年代的扶桑社會中,由於歐美唐各國基於自身利益的武器禁運,各強藩大名交戰武器以武士刀和長矛為主,只有少許的土炮和滑膛槍,戰鬥力弱的可憐。

反觀各國駐軍,大唐帝國駐軍數量最多,達到4300餘人,每名士兵裝備一杆1856國王式栓動步槍,一把刺刀,很多士兵自己還配備了左輪手槍,可謂武裝到了牙齒。

英法荷等國士兵配備的是米尼步槍,這種步槍的威力可以遠及700~800碼,鉛製子彈本身就有毒,打在身上24小時不取出來,必定毒發身亡。

扶桑人裝備的各種土炮和滑膛槍威力近的只有幾十碼,遠的也只有兩三百碼,差距太大了。

1862年,在給長崎和江戶等地區造成深重災難的“太平軍之亂”中,曾經有一隊62人的太平軍遭受2000多名日本武士和挺身隊武裝的圍攻,雙方激戰4個多小時。

扶桑勇士冒著一輪又一輪致命的排槍打擊,發起絕望而又毫無意義的衝鋒,屍體層層疊疊堆積在街道上,血流成河。

此戰以日方慘敗收場,戰場上死傷民眾達1380餘人,而裝備1856國王式步槍的前太平軍士兵只有一人受傷,無人陣亡。

這一戰

徹底打醒了狂熱的扶桑武士,也打醒了那些試圖用武力驅趕外國駐軍的民族主義者,更打醒了各強藩大名,從此把“尊王攘夷”後面兩個字悄悄的去掉了。

面對歐美強國的犀利火器,人數再多都是白給。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黑蓮花嬌養守則

十六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