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無牙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83章 低人一等,狂野北美1846,葡萄無牙,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1862年7月7日
國慶日
當第一抹晨曦驅散黑暗夜色的籠罩,巍峨而又壯觀的長安城顯露出來,筆直寬闊的街道兩旁,風格各異的高大建築零次櫛比,遠遠的延伸向視線盡頭……
城市中隱隱傳來軍號聲,那是皇家禁衛軍每天例行的早操,在這個舉天同慶的大唐帝國國慶日裡,油然勾起人們心中的期待。
用罷了早飯,城中參加國慶慶典的民眾們便梳洗打扮一新,換上隆重的禮服攜家帶口出門了。
這樣的一個大日子,誰不想親眼見證勝利凱旋的帝國士兵威武雄壯的閱兵式呢?
無數的城中居民百川匯流一般的湧向丹鳳門大街,沿途能看到全副戎裝的皇家禁衛軍士兵在疏導交通,引導居民避開以丹鳳門廣場為中心的慶典核心區,普通觀禮群眾只能向兩側街道延伸。
在長達37公里的丹鳳門大街上,以丹鳳門廣場為核心的8公里區域為慶典區,除非參加遊行或者慶典組織活動的人員,或者持有邀請函的貴族鄉紳,來自世界各地的貴族賓朋,外交使團和軍政經各界代表,普通民眾難以進入。
只能在慶典區域外的丹鳳門大道兩側,觀看這個隆重而熱烈的國慶閱兵慶典。
到了天光大亮時,約莫早上八點多鐘的時候。
長達37公里的丹鳳門大街兩側已經是群眾雲集,超過60多萬長安居民圍攏在道路兩側,滿懷期待的翹首以盼。
往日喧囂人流往來不絕的丹鳳門大街上,如今空空如也,沿街擺放的鮮花匯成了一道長長花海,柏油馬路清潔的一張碎紙片都找不到,煤油路燈上懸掛的紅燈籠烘托出濃烈的華夏節日氣氛。
每當鎧甲鮮明的皇家警衛隊騎兵排著整齊的佇列縱馬駛過街道,都會引來群眾們的一陣陣歡呼聲。
很多人手上拿著金黃色的雙龍皇旗,這是印有皇室徽標的國旗,呈明黃色,皇旗中央是頭戴皇冠的雙頭龍,意指一個龍首面向太平洋,一個龍首面向大西洋。
龍有五爪,一爪持皇室權杖,一爪持刀,一爪持劍,一爪持橄欖枝和一爪持沉甸甸的金黃麥穗,周圍是白色帷幕配上金黃的鑲邊裝飾,金黃麥穗鋪底。
皇室徽章看起來威武霸氣,非同凡響。
八點剛過一些
從葡萄谷山海關處,便有佇列森嚴的閱兵部隊走出來了,引起了沿途圍觀群眾一片瘋狂的叫好聲,拼命揮舞旗幟加油。
他們肩膀上扛著刀鋒閃亮的國王式步槍,所有人官兵全部身著長筒皮靴,邁著整齊的步伐,那種百戰歸來的凜冽殺氣怎麼都隱藏不住。
沒過一會兒工夫
閱兵部隊便沿著丹鳳門大街走出去老遠,很快接近到芳草地,沿途已經有十幾個步兵方陣和炮兵方陣,盔甲鮮亮,步伐整齊如一。
“卡察卡察的……”皮靴腳步聲彷彿踩在人的心頭上,令圍觀的群眾莫名的興奮起來,開始大聲的搖旗吶喊,一浪高過一浪。
從山海關到丹鳳門大街典禮現場,總長約13公里,除了核心區4公里受到管控外,其他區域任由長安居民沿街觀禮,近距離領略大唐帝國的赫赫軍威。
整條丹鳳門大街兩側已經湧入超過85萬群眾,黑壓壓的人潮一眼看不到邊,他們佔據了街道兩側高大的房屋,從視窗,陽臺,屋頂,牆頭和一切能站人的地方,興奮的揮舞手臂吶喊。
熱烈的氣氛接力般的傳染,令前方很多沒有看到受閱部隊的群眾們也跟著高喊起來,似乎只有這樣才能宣洩心中濃濃的自豪感和愛國熱情。
這一刻,對大唐帝國的強烈歸屬感深深的銘記在每一個人的心靈深處。
“這是屬於唐國的歡慶節日,他們有資格享受到這樣的勝利榮耀。看著這些瘋狂的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