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無牙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26章 聯軍司令部的分歧,狂野北美1846,葡萄無牙,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左右的慘重傷亡,依然能夠保持基本隊形不散亂。
法蘭西步兵作為傳統的歐洲陸軍強國,指揮官經驗更豐富,士兵訓練更充分,在強烈的軍人榮譽思想灌輸下,極限情況下能夠承受整體四成左右的傷亡代價,咬緊牙關堅持到底。
而那些來自冰天雪地環境下的沙俄農奴士兵,只要有一塊黑麵包,即便整體兵力在戰火中傷亡過半,也能苦苦堅持住。
要論犧牲精神,俄國軍人當屬第一。
拉格倫勳爵戎馬一生,唯一讓他感到吃驚的是在去年10月24日爆發的小英克曼戰役中,大唐王國僱傭兵團隊的出色表現。
是役
作戰經驗豐富的俄軍統帥緬希科夫親王考慮到英法聯軍中,英軍相對作戰經驗較少,整體戰鬥力較弱,因此被列為重點打擊的物件。
大隊俄軍利用凌晨夜色的掩護,悄悄的接近霍姆山嵴,於清晨時分發動了潮水般的攻勢,試圖一舉擊垮英軍駐守部隊,打通從因克曼橋到沃龍左夫大道的驛道,接應俄軍增援部隊進入塞瓦斯托波爾防禦陣地。
在凌晨爆發的猝然戰鬥中,英軍部隊受到了沉重打擊,第2師指揮官埃文斯爵士不慎從馬上摔了下來,受了重傷。
bidige.
指揮權被移交給該師第1旅的指揮官彭尼法瑟准將,後者指揮英軍第2師在沙俄軍隊潮水般的攻擊中苦苦支撐。
關鍵時刻
以大唐王國4000餘名僱傭兵為主的側翼部隊果斷髮起反擊,連續打退俄軍上校費德羅夫手下6個營的部隊突擊,讓英軍第2師得到了寶貴的喘息之機。
雙方苦戰三個半小時,大唐王國僱傭兵在遭受三分之二兵力嚴重損失的同時,依然苦苦堅守陣地,體現了超強的戰鬥意志。
一直等到了法國援兵及時的趕到,擊退了俄軍大部隊進攻,這才穩住了整體戰局。
對於這場戰鬥,英國拉格倫勳爵給予了高度評價,他從未見過一支軍隊能夠遭受如此大的傷亡,依然頑強堅守陣地,並且對進攻俄軍實施有效反擊。
僱傭兵如此,那麼正規軍隊呢?
相對於法國阿爾芒元帥的傲慢與偏見,在聯軍統帥部中,拉格倫勳爵的評價更為客觀理智,一切以戰勝敵人的角度出發。
從某個方面來看,這又何嘗不是英國大陸軍的無奈呢?
在歐洲大陸中
尤其以強大的法蘭西軍隊和沙俄軍隊實力最突出,其次才能數到普魯士王國和奧匈帝國軍隊,其常備兵力動輒六七十萬到100多萬,是不折不扣的歐陸一流陸軍。
與之相比較
英國陸軍的規模常年徘迴在二十二萬至二十七八萬之間,自反法戰爭後,英國已經30多年,沒有大規模的在歐洲戰場上投入兵力,只是在殖民戰爭中欺負一些亞洲和非洲落後的封建王朝,整體戰鬥力已經掉落到二流水平上。
也正是因為自家大陸軍實力跟腳不夠硬扎,所以英國人更注重發揮殖民地軍隊的用途,比如澳大利亞,加拿大,南非和印度,再加上現在的大唐王國。
英國本土至今不過二千萬略微出頭點的人口總量,加上殖民全世界的需求,大陸軍的使用已經到了極致。
例如在印度次大陸,英國就長年保持著3萬人以上的駐軍規模,再加上以海峽殖民地為首的東南亞和中東埃及等地,英國能夠機動的兵力極其有限。
一場規模空前的克里米亞陸地戰爭,英國在動員後能夠湊出12~13萬人的軍隊,再加上超過10萬人的殖民地軍隊,幾乎已經是兵力使用的極限。
而法蘭西之不同,輕鬆的就拿出了近40萬陸軍部隊,在損失了7萬多兵力之後,還擁有30多萬兵力的絕對優勢。
沙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