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無牙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91章 二月二,龍抬頭,狂野北美1846,葡萄無牙,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的喊聲過後,劊子手押解著數10名印第安部落長老,祭祀跪倒在地,雪亮的大刀片斬下去,立馬人頭落地。

隨後又是第2批押解上來,這些都是納瓦霍族、阿帕奇族、普埃布洛族、猶他族、吉卡里拉族等印第安土著大部族的首領,在部落被剿滅後千里迢迢押解至此,成了祭旗的刀下鬼。

大唐王國對不服王化的印第安土著部落向來是鐵血鎮壓,世代居住在新墨西哥東部和北部的印第安部族,在軍事行動中遭受到了毀滅性的打擊。

由陸軍參謀總部一力推出的“決心”清剿計劃,於1849年8月26日,在科羅拉多州東南部至新墨西哥州東部的670公里漫長戰線上同時展開。

戰前擬定投入1.85萬軍隊,實際參戰人數超過2萬,從5個方向同時對是在盤踞在該地區的土著印第安部落實施全面清剿行動。

受限於訊息閉塞以及世代老死不相往來的傳統習俗,該地區土著印第安五大部落陷入各自為戰的處境中,遭受到一面倒的血洗。

在長達600多公里的戰線上,數十場戰鬥幾乎同時爆發。

往往一百多人的大唐王國騎兵大隊,就能夠對數千人的印第安部落發起攻擊,在密集如爆豆子般的槍聲中,敢於反抗的印第安武士成片成片的倒地死去,這樣的情景隨處可見。

大唐王國騎兵在普遍裝備了柯爾特1848式槓桿連發步槍後,火力密度得到了質的躍升,戰鬥力遠強於對美戰爭時期。

現在的大唐王國騎兵出征,壓根就不需要重機槍設定陷阱,僅靠自身猛烈火力就足以解決敵人,成為縱橫戰場的王者。

連續的清剿戰鬥持續到10月中旬,很多騎兵大隊計程車兵們殺的性起,已經深入到美國德克薩斯州境內,最遠的深入到近百公里,與當地的美國得州騎兵形成的對峙。

有鑑於大唐王國騎兵的猖獗,美國德克薩斯州緊急彙集了3700名騎兵,意圖消滅幾股侵犯美國領土的東方人騎兵大隊。

結果連續兩次的戰鬥,都以美國騎兵的完敗而結束。

戰後盤點;

美國德州騎兵損失1372人,失蹤68人,傷近千人。

而大唐王國方面無一損傷,參與兩場戰鬥的大唐王國所屬478名騎兵洋洋得意的返回了,順道還攻陷了一座美國邊境小城鎮,大肆燒殺擄掠後返回。

這兩場戰鬥的結果把美國人嚇得不輕,剛剛恢復一點的信心徹底破滅,在大唐國王李察對墨宣戰之後,不聲不響的做了縮頭烏龜。

惹不起,那是真惹不起。

取得如此輝煌順利的關鍵就是大唐王國士兵普遍裝備的柯爾特1848式連發步槍,這種步槍比原來歷史上的溫徹斯特槓桿步槍做了多方面改進。

第一,柯爾特1848式連發步槍加長了槍管,增加了射程,能夠對350米距離以內的敵軍士兵造成致命打擊,對500米範圍內的敵軍士兵造成較大傷害。

第二,連同槍膛裡的子彈,一共可以裝填13發,被士兵們喜愛的稱之為“十三響”,火力增強。

第三,新式步槍拉出了膛線,使用了銅殼全裝藥子彈,射擊精度大大提高,威力不容小覷。

第四,改進行閉鎖結構的設計,貢獻出新式步槍的優秀射程。

正是因為擁有上述優點,在於人多勢眾的美國德州騎兵發起相向衝擊時,大唐王國騎兵可以在350米策動座騎勻速小跑,端起連發步槍一輪又一輪的收割美軍騎兵的生命,就像在野外打兔子。

於是乎

美軍騎兵在進入150米範圍前就崩潰了,變成了四散而逃的潰兵,被大唐王國騎兵一路追著打,豈有傷亡不慘重的道理?

美國佬吃了個大悶虧,咬著牙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黑蓮花嬌養守則

十六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