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無牙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78章 北方邊境屏障奧馬哈,狂野北美1846,葡萄無牙,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為了全面發展經濟,李察還憋著一招大殺氣,那就是開發豐富的石油資源。
在整個北美地區
大唐王國疆域內加利福尼亞省,新墨西哥省,北達科它省都擁有豐富的石油資源,美國的德克薩斯州,墨西哥灣和賓夕法尼亞州同樣擁有豐富的石油資源。
從這一點上來看
大唐王國和美國擁有豐富石油資源的領土絕大部分都是來自於墨西哥,這算不算是掠奪墨西哥國家的氣運呢?
人類對石油的利用由來已久,早在1832年,俄國瓦西里兄弟便建立了世界第1座煉油廠。
1838年,巴庫煉油廠利用蒸餾技術,成功的分離了重質油和輕質油,得到了石腦油,煤油等石油化工產品。
1845年,法國建立了第1座煉油廠。
就在去年,1848年,英國也建立了屬於自己的第一座煉油廠,積極的改進蒸餾反應釜,以期望得到更多的石油產品。
李察自然不甘落後,他已經先後派出了三支地質勘探隊,對加利福尼亞省,新墨西哥省南部,北達科它省西北部展開廣泛的地質勘查,探訪當地油氣傳說,試圖開發屬於大唐王國的第1個油田。
加利福尼亞省也是富含石油資源的地方,原來歷史上世界著名的雪佛龍石油公司就位於此地,是憑藉本地石油資源的發展成巨無霸的典型案例。
當今世界社會對石油產品的需求量不大,主要在煤油照明領域,但這個可是以幾何裂變速度迅猛發展的新興產業,蘊含著數百億元的潛在大市場,大唐王國怎麼能夠缺席?
僅以一例說明;
清晚期,同治六年開始(1867年),外國石油第一次進入華夏市場,進口洋油的記錄是煤油,約107噸,主要的用途還是作為照明用。
在沒有電的時代,油燈是人民生活的不可替代需求。
到了光緒二十年(1894年),晚清政府年進口洋油24萬噸,進口規模迅速擴大2380倍。
產品由當初單進口煤油,發展到進口煤油、汽油、潤滑油等多種石油製品,每年耗去清政府國庫白銀至少800萬兩。
到1923年,國民政府進口“洋油”進口額已高達76.7萬噸,耗去國庫白銀5800多萬兩……
晚上點燃一盞煤油燈,藉著微弱而溫暖的燈光,婦女縫補衣裳,孩子圍燈而讀,男人縱論東家長西家短,這是普通家庭溫馨生活的側影,也是最樸素的需求。
這樣樸素的需求放大到巨大的人口規模,那麼就是無與倫比的大市場。
相較於華夏神州,李察更看重的是廣闊而錢景無限的歐洲市場,作為世所公認的貧油區,將煤油,石腦油,潤滑油販賣到歐洲各國,簡直就是一項暢通無阻的暴利生意。
其市場潛力,規模,市場強勁的增長速度,足以讓李察眼熱不已,遠勝於當前佔據大唐王國經濟產出半壁江山的淘金業,足以支撐大唐王國工業領域高速發展100年。
受到連續三年戰爭的拖累,大唐王國財政並不算寬裕,雖然有大量戰爭繳獲和英國等歐洲國家援助,歷時三年的戰爭支出依然達到了8700萬唐元之巨。
依靠著美洲河金礦的巨大產出,大唐王國勉強做到了財政平衡,略有出超,整體負債不超過460萬英鎊,合計約2300餘萬唐元。
王國財政還有一項大支出,那就是支付美國1500萬美元購地費,這部分資金分七年支付,連本帶息共計約2140萬美元,年均約300萬美元以上。
好在戰爭終於結束了,可以大大的喘口氣。
今明兩年
大唐王國計劃退役2.2萬名騎兵,縮減軍隊規模員額,騎兵部隊補充大量新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