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無牙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32章 葡萄谷新發展,狂野北美1846,葡萄無牙,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雙方達成協議之後,在押的案犯便被秘密轉移,由格蘭維爾-高爾男爵安排輪船運走,相關外交秘密郵件第一時間送出,效率高的驚人。
三週之後
1847年9月28日
大洋王國與英國特派代表簽署《俄勒岡條約》,英唐雙方對俄勒岡邦的劃分以北緯49°線為界(注;溫哥華島歸屬大唐王國),以北屬英國,以南屬大唐王國。
大唐王國為此支付170萬美元,作為補償英國哈德遜灣公司在俄勒岡地區建立定居點及其他殖民損失。
這一條,是英國首相威廉·蘭姆與外交大臣亨利-約翰-坦普爾爵士商量後的一致決定,面子上顯得更好看些。
英國人要面子,大唐王國要實惠。
大唐王國的170萬美元也並不白掏,除了得到美國曆史上從未得到過的溫哥華島,還將額外得到英國援助建造兩座造船廠,聖弗朗西斯科和洛杉磯碼頭,一座大型銅礦開掘及冶煉的全部裝置,以及相關行政,法律和市政專業人員的援助。
其價值,已經超出了大唐王國超出的170萬美元,等於變相的補償。
英國應諾的1.5萬名騎兵裝備,已經裝船發往大唐王國,在此基礎上還附加了一些其他的物資,比如儲存近20年的一些多餘帳篷,毛毯,野戰炊具,水壺,鐵鍬,大量黑火藥等等,算是贈送。
這些壓倉庫的物資對於財大氣粗的英國佬而言,毛毛雨啦!
簽署條約的第2天,大唐王國便公開絞死了近300名白人囚犯,雖然官方沒有明確說明,但群眾們小道訊息傳的有鼻子有眼,說這都是處決的那些白人叛逆。
考慮到國內部分白人群體的感受,因此沒有特意加以說明,低調處刑。
官方是低調了,可是民眾卻按耐不住內心的興奮,尤其是華人群體。
此舉大快人心,那些華人民眾們奔走相告,敲鑼打鼓的發洩心中的喜悅之情。極大的震懾了一小撮懷有異樣心思的人,穩定了社會局面。
葡萄谷
時隔一年半,葡萄谷已經大變樣了。
原本木柵欄為主體的山海關,如今己被高大而堅固的城牆所代替,“山海”兩個鎏金大字篆刻在大石板上,顯得氣勢凝重。
穿著寬大的城門進入,是一條石板鋪砌的道路,順著河道和山勢蜿蜒伸向遠方。
沿著道路兩側大量的房屋建造出來,具有鮮明的華夏亭臺樓閣風格,重簷斗拱別具特色,看起來像一副美麗的山水畫。
這兩年時間
華人淘金者在美洲河邊狠狠的發了一筆財,建造屋宅,娶妻納妾可不在少數,每家門口都停放著一兩輛甚至更多的大馬車,顯示著富有的生活。
漂亮的白種女人,三四千美元都有人買。
隨著華人移民的大量湧入,許多工廠和鐵礦陸續投產,葡萄谷的人口迅猛增長,已經達到2.7萬人之多,其增長勢頭依然不減。
在二道灣村和三道灣村,沿街可以看到大量的酒肆店鋪,手工作坊和青樓妓院,往來的馬車經常會造成擁堵,一片繁榮景象。
四道灣村的工廠林立,最顯眼的是柯爾特武器公司碩大的鋼筋混凝土蘑菇形廠房,飾以格子圖案,是最具抽象意義的現代建築作品,也是整個葡萄谷裡標誌性的建築。
在公司董事兼總經理塞繆爾-柯爾特先生的陪同下,李察沿著寬敞的廠房,一路視察了手槍生產車間和步槍生產車間,最後來到火炮生產車間。
車間裡的火炮生產裝置都是英國援助,還有76名來自英國的工程師和技工,幫助華工熟悉使用生產裝置,手把手傳授生產經驗。
火炮車間裡生產的三種口徑火炮,分別是英制惠特沃斯12磅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