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無牙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32章 葡萄谷新發展,狂野北美1846,葡萄無牙,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在19世紀40年代,後膛裝步槍、槍管膛線技術開始運用,以比較先進的斯普林菲爾德步槍為例,該槍有效射擊距離為500碼(約460米),彈頭實際在1000碼(約914米)距離上仍有較為可觀的殺傷力。
實際戰鬥中,美軍前膛裝填的拿破崙12磅野戰炮兵,很容易受到敵人進攻步兵的排搶集火打擊,打不了幾輪炮就會死乾淨。
誰都知道
火槍兵對黑洞洞的炮口有著天然的畏懼心理,在可能的情況下,會不由自主的將槍口集中對準炮兵,在野戰環境下構築的臨時炮兵陣地,並不能給炮兵們提供可靠的保護。
因此,提升野戰炮效能,讓炮彈飛得更遠、更準,更致命,殺傷力更強,就成為先進火炮重要的效能指標。
交戰時,效能更先進的火炮能在更遠的距離內殺傷敵軍火槍兵,有多幾輪炮擊的機會,而先進的後膛裝填技術能夠更大程度的保護炮兵安全,成為壓死駱駝最後一捆稻草。
綜合上述,微臣以為炮兵技術優勢將會為我們贏得最後勝利,做出不可磨滅的巨大貢獻。”
“啪啪啪……”
李察微笑著率先鼓起掌來,點頭嘉許的說道;“好,好,非常好,說的很透徹,尤其是“為我們贏得最後勝利”這句話,說的很好。”
陛下的誇獎讓哈里·弗雷齊中校臉一紅,神情謙卑的施以彎腰禮。
他的這點尷尬,李察也沒有在意,軍人的臉皮畢竟沒有政客那麼厚,但是下手卻狠得多。
若非哈里·弗雷齊中校在明尼阿波利斯城堅決執行了屠戮白人男性青壯的任務,他也不可能獲得李察的信任,更不可能得到國王騎士的榮耀。
一分耕耘,一分收穫嘛!
李察邊走邊問,賽繆爾-柯爾特則是有問必答,一路向前走去。
“現在的生產中,華工是否能夠獨立操作?”
“陛下,這些華工是我見到過最聰明勤奮的工人,如今在左輪槍和步槍生產線上已經能夠獨立操作,生產出質量不遜色於經驗豐富老槍匠的產品。”
“哦,不錯嘛,是不是有誇大成分?”
“確實如此,我對這些勤勞肯幹的華工很滿意,只是在火炮生產線上,由於技術要求比較高,大部分還是由英國技工操作,這得慢慢來。”
“去年底不是給你們送來一批識字的後生仔嗎?如今語言關透過了嗎?”
“基本交流沒問題,但是他們缺乏物理。化學和幾何的基本知識,需要慢慢教導才行,我估計至少要四五年才能有些基礎。”
“慢慢來吧,近期的華人移民中有一大批直到16歲的少年,我已經責成有關部門成立學校,集中教授語言,地理,數學,物理和化學的基本知識,為工廠積累後備人才。”
“陛下英明。”
“呵呵呵……這些事兒遲早都要做,遲做不如早做,缺下的課總要補起來吧。”李察笑了笑,隨即又問道;“如今的槍支產量是夠的,重機槍和火炮是下一步的重點,對了,還有銅殼定裝彈藥。”
“重機槍的產量如今還可以,每個月30挺基本上可以滿足要求,火炮產量較低,大概每個月只能6~8門,熟練後有可能提升到月產12門以上火炮水平。主要是拉膛線工藝很難掌握而且廢品率高,這個真急不來。”
“每門炮的造價幾何?”
“由於新上手的廢品率高,成本暫時居高不下,造一門英制惠特沃斯12磅野戰炮的話,成本就要640英鎊左右。而進口一門這樣的炮只需要300英鎊,相差比較大。”
“交學費嘛!可以理解,不管怎麼說還是要具備自主火炮生產能力,吃透技術以後研發出新產品,還有可能像歐洲或者其他國家出口,這可是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