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無牙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52章 人口紅利,狂野北美1846,葡萄無牙,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1848年3月22日

李察率領王室親衛胸甲騎兵團千餘騎一路向南,返回科羅拉多高原上的鳳凰城堡(丹佛),開始了全面軍事準備工作。

丹佛城堡修建在南佩雷特河與櫻桃溪的交界處,從城堡可以看見遠處地平線上皚皚白雪的洛基山脈,溪流縱橫,風景如畫。

洛基山脈的一條餘脈由西向東繞過鳳凰城南方,在鳳凰城(丹佛)東約17英里(約27公里)處深入沙漠,這裡被稱為“紅巖山谷”。

“紅巖山谷”顧名思義,是由一片暗紅色的光禿禿山嶺組成,是戈壁灘到沙漠的過渡地帶,地勢開闊,風景雄奇。

大唐王國的第一道攔截線就建立在這裡,主要由胸牆,壕溝和鐵絲網組成,平時駐紮一個約350人的火槍兵大隊。

到了戰時,則重兵雲集。

由石頭和混凝土砌成的1.4米高胸牆,長約1370餘米,中間開口可以通行馬車,在面對東方沙漠的一側,挖掘有三米寬,一米深的壕溝,在壕溝的前方50米至100米範圍佈置有三道鐵絲網,這就是“紅巖山谷”全部的防禦體系。

李察率領著一眾軍官在此視察,整個防禦體系耗費不多,最讓人眼睛一亮的就是鐵絲網,這也是大唐王國率先發明出來的新玩意,用於隔離牧場和莊園,防範野生動物侵襲非常好用。

用在戰場上,則是破天荒來的頭一次。

“紅巖山谷”防禦體系並不嚴密,美軍可以從一側的沙漠繞過,但只能是士兵徒步或者騎兵穿越。馬車和炮車就別想走沙漠裡走了,那根本不可能,除非在沙漠裡修建一條道路。

因此,為了防範美國騎兵和步兵,在“紅巖山谷”後方,每隔2~3公里修建了一座能夠屯兵二百餘人的木寨,一共修了六座木寨。

這些木寨的作用在於警示和防禦,暫時拖住美國從沙漠迂迴的兵力,為大部隊集結增援贏得時間。

考慮到美國人不可能把沉重的火炮從沙漠拖拽過來,所以,這些木寨的防禦力較低,並且拉起了一道長約20公里的鐵絲網,只要能滿足步兵和騎兵衝擊即可。

檢視了一圈

李察沒有發表什麼意見,其實也沒什麼可說的。

當今時代的戰爭就是硬碰硬排隊槍斃,岩石混凝土防禦胸牆能夠給防禦方帶來很大的優勢,極大的減少傷亡,這對大唐王國非常重要。

這種戰爭玩不出什麼花頭,無非就是炮火和人命往上堆罷了。

由於地理條件的限制,騎兵在沙漠戈壁灘地區難以發揮很大的作用,必須得靠火槍兵上陣硬槓。

“卡恩准將,那群白人苦役訓練的怎麼樣了?”李察從防禦陣地上下來,隨口問道。

他問的是1846年俘虜的那些第2次西征中的美國白人士兵,原本總數5000餘人,如今還剩下3760餘人。

卡恩將這些白人苦役犯彙集到一處,經過兩週時間的調養恢復健康,正在實施集中訓練,是準備用在“紅巖山谷”的炮灰。

“啟奏陛下,這部分苦役犯菱角早已經磨掉,訓練中服從性很不錯,到時候只要給予戰後恢復自由身的承諾,不怕他們不賣命。”

“數量有點少,能不能多編一點。”

“鳳凰城堡各地的白人苦役犯,如今還有約4.3萬人,我們可以挑一部分實施軍事訓練,到時候補充到紅巖山谷來。”

“那就挑5000人訓練吧,讓他們自願報名,今後也要省下不少手腳。在戰鬥中表現合格計程車兵,今後也可以用在鳳凰城堡和桃源要塞防禦戰中。”

“遵命,陛下。”卡恩准將抱拳應道。

卡恩准將是鳳凰城堡步兵軍事主官,手中掌握著7600餘人的火槍兵,若加上3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狂野北美1846

葡萄無牙

大宋:兩個月後穿越,線上急等!

雨景天

大明:從嘉靖末年開始

迎風隨飄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