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無牙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60章 微服,狂野北美1846,葡萄無牙,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波湯糰店,這頓時勾起了他的濃厚興趣,伸手讓了一下說道;“清庵兄,這肯定要嚐嚐啊!不知道有沒有正宗的酒釀桂花湯糰,我都記不得有多久沒有吃過了。”

“少東家,我觀此店竟然敢打出寧波湯糰店的招牌,想必是有幾分能為,清庵不才,願意為冒險為少東家一探究竟。”

“呵呵……如此有趣的事情怎能獨享?同去、同去。”

“少東家請。”

趁著興致,兩人說笑著便邁進了店裡。

寧波湯糰店只是一個小吃店,並沒有飯店酒肆的店小二出來招呼,店堂裡瀰漫著一股糕團清香。

做好的糕團有紅的,綠的,黃的,一個個晶瑩剔透的擺放在綠色荷葉上,既可以堂食,也可以買回去慢慢享用。

老闆是華人兄弟倆,帶著幾個印第安女人在店裡忙活,其中有兩個印第安女人都懷著身孕,已經顯懷了。

不用說,肯定是在桃源市買的女人。

現在是一天中的清閒時刻,店裡的人不多,李察與顧言兩人走進來坐下,其中一個30多歲的華人店老闆便放下了手中的活計,拍了拍手上沾染的米粉,滿臉堆笑的走過來問道;

“兩位客官,要來點什麼?”

“呵呵……老闆你是哪裡人啊?”李察倒是不急於點上一碗湯糰,而是饒有興致的問起話來。

這個店老闆看了一眼貌不出奇的李察,只覺得此人眼睛極亮。又看了一眼旁邊一副儒雅氣質的顧言,有點鬧不清兩人是什麼路數,遲疑著沒有回答。

顧言見狀,立馬出言開解道;“小心回話,這是我們少東家。”

顧言雖穿著尋常衣物,但這骨子裡面透露出來的儒雅氣質怎麼也掩飾不住,再加上年近四旬的年齡,看起來就不是尋常人等。

開門做生意的人,多少都有點眼力勁兒,見這名相貌平庸的青年竟然是少東家,這名華人店老闆不敢怠慢,神情恭敬的鞠了一躬,回答道;“回二位客官的話,小的兄弟倆是寧波府人,姓吳,我是吳三,那個正忙著的是舍弟,叫吳六兒,這份糕團手藝都是家傳的本事,不值一提。”

李察未曾想問個話還要借顧言的勢,心中不由的閃過一絲尷尬,旋即便放下了,繼續問道;“這可是份好手藝呀,你們哥倆是哪一年到這兒來的,大多數移民不是包身工嗎?”

“回少爺的話,我和舍弟不是包身工,是去年5月份登陸北美的自費移民。”

“哦,那你們可是很有魄力呀!”

“回少東家的話,舉凡有半點可能,誰願意拋家棄子遠赴海外謀一條生路啊?”

說到這裡,吳三臉上浮現出一抹感慨萬端的神色,認真的回話說道;

“我們寧波吳氏家族世代手藝人,從祖輩兒起就兢兢業業做事,低調做人。幾輩人下來雖然不是大富大貴,但也是殷實人家。

可惜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

寧波府自從三年前來了一個刮地皮的知府大人,魚肉鄉里,盤剝百姓尤其狠毒,動輒安上謀反從遞的罪名投入大獄,生死不知。

很多殷實人家都被逼得賣兒賣女,多少大戶名門抄家沒產,連我們這些素來與世無爭的手藝人家也無法倖免於難。

被貪官汙吏壓榨的實在活不下去了,只能牙一咬變賣家產屋宅,遠赴海外掙扎一條活路出來。”

吳三兒說這些話的時候,相隔不遠的吳六兒已然停下了手中的活計,滿面淚水的哽咽著聳動肩膀,想必心頭浮起那些苦難歲月和命喪黑手的家人,情緒難以抑制。

李察見此情景,情知方才的問話已經勾起了吳氏兄弟內心的痛楚,無法再深問下去。

流離到海外的這些華人,誰的心頭不是一筆斑斑的血淚帳呢?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黑蓮花嬌養守則

十六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