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無牙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53章 大舉擴充套件南亞市場,狂野北美1846,葡萄無牙,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充到南美洲15藩國,還有古巴王國,呂宋王國,宿霧王國和棉蘭老王國,最大程度的改變了當地人口結構,穩定藩國政局。
迄今為止12年
上述十九藩國透過太平洋中部黃金移民航線,以年均55萬至62餘萬人的速度,總計補充了682萬華人新移民。
這極大的改善了當地人口結構,增強了主流華人社會力量,穩定了藩國從上到下的治理結構,形成了以華人社會為主的人口分佈,效果極其明顯。
帝國軍方在取得決定性的上英德拉吉利戰役後,立馬開啟了移民程序。
在帝國殖民地部的全力配合下,在今後的5~7年內,太平洋中部年均60餘萬人的移民總數量,將重點向東印度群島傾斜。
預計其中的7~8成,即年均48萬人左右,將會被陸續安置在蘇門達臘群島,加里曼丹群島和蘇拉威西群島,以增強帝國對該地區的統治力。
這其中,蘇門答臘島又是移民的重中之重。
因為蘇門答臘島擁有千餘年的農耕傳統和較為完善的農田水利基礎,該島城鎮遍佈,自然條件優越。
雖然由於長達25年的亞洲戰爭的摧殘,農業生產凋敝,大量鄉鎮和田園荒廢,每年因為疾病和飢餓,乃至於各種災荒死亡多達十數萬人。
但這純屬守著金盆討飯吃,地處熱帶的蘇門達臘島自然條件優越,陽光日照充足,河流遍佈,農田溝渠設施相當完整。
荷蘭殖民者為了斷絕亞齊反抗軍的後勤支援,對該島的土著居民強行施行了合村並鎮,以加強軍事管控。
他們用武力驅趕著土著居民離開了生活數百年的故居土地,集中到少數大的城鎮中,而不管這些土著人的死活。
這就形成了當地土著有地無法耕種,只能擁擠在大的城鎮邊緣地帶,形成數萬人乃至十幾萬人的貧民區。
由於貧民區的環境惡劣,汙水橫流,滋生了各種熱帶疾病和疫情,再加上飢餓和各種暴力犯罪,從而導致了每年多達十幾萬人死於非命。
9月初結束的上英德拉吉利戰役後,贏得戰爭勝利的蘇門答臘兵團稍事休整三天後,便兵分兩路席捲了整個蘇門達臘島的中部和西北部。
至年末
該島上的槍聲漸漸平息,蘇門達臘兵團徹底掌控了該島的局勢,意味著這場新殖民戰爭也進入了尾聲。
早在8月上旬
加里曼丹兵團集結重兵,經過長達10余天的戰鬥,徹底殲滅了荷軍匯聚在桑皮特和中加里曼丹省首府帕朗卡拉亞一線的三萬餘軍隊,提前掌控了加里曼丹島局勢。
遠征兵團刻意封鎖訊息,位於爪哇島巴達維亞(雅加達)的荷屬東印度群島總督府,直到11月下旬才得到上述戰敗訊息,這引起了當地荷蘭殖民者地震般的恐慌情緒。
雖然早有各種不祥的猜測,但是當訊息被證實後,悲觀的情緒和巨大的恐懼迅速蔓延開來,彷彿末日一般。
且不管爪哇島上哀聲一片,帝國軍團新佔領的蘇門達臘島和加里曼丹島已經開始了翻天覆地般的殖民改造……
蘇門達臘島經歷長達25年的戰爭和半年多唐荷戰爭,當地總人口已經從370餘萬劇減到一半多,即不足200萬。
蘇門答臘軍團掌控全面局勢後,立馬開始從城填貧民區大舉徵募土著青壯年,直接投入苦役營中,開始對該島基礎設施進行大規模營造。
所謂的大局徵募土著青壯年,方法粗暴而簡單。
就是軍隊直接封鎖城鎮邊緣貧民區各出入口,然後派遣士兵進入一隊隊的抓人,反抗者當場予以格斃。
這種軍事行動,一舉清空當地貧民區的青壯年男性土著居民。
拉走了每個家庭中的主要勞動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