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無牙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53章 大舉擴充套件南亞市場,狂野北美1846,葡萄無牙,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國引起的巨大的震動以外,傳導至歐洲各國引起的反響並不大。
反應最強烈的只有德國,德皇威廉二世在柏林郊外的宮殿中接待荷蘭王國代表團時,語氣堅決的表示道;
“唐國無恥的入侵戰爭行為,是對白人世界的又一次巨大損害,他們這樣做已經不是第一次了,以歐洲為主的國際社會應該團結起來面對這個巨大威脅。”
“英唐兩國狼狽為奸,不惜損害他國利益以滿足自身的殖民渴望,是當今國際秩序最大的毒瘤。”
“可悲的是……歐洲無法團結在一起。”
在沉重的戰爭威脅壓力下,1899年初,德蘭士瓦共和國總統克魯格告訴米爾納;
政府可以考慮把外僑得到德蘭士瓦公民權的居留期限從14年減少為5年,但是要求英國今後停止對德蘭士瓦共和國提出宗主權的要求,立刻停止向南非調兵,並且撤出來自英屬各殖民地的軍隊。
受國內輿論的影響,英國國會在給克魯格的答覆中說:
“……女王陛下政府認為南非共和國政府的答覆是消極的,或者是非決定性的……女王陛下政府保留對當前形勢予以重新考慮,並採取相應的最後解決手段的權利。”
為了給德蘭士瓦增加軍事壓力,從年初起,英國又從印度和地中海各自調派了兩千人增援納塔爾殖民地,這令當地英軍的實力再度大幅增長。
1899年初
荷屬東印度群島總督坡斯勳爵在發給荷蘭王國政府的信函中表示;
“總督府失去了聯絡各群島的運輸和通訊能力,最新得到的訊息顯示;4.2萬名白人俘虜在苦役營中遭受折磨和虐待,每一天都有人在痛苦中死去。”
“殖民地無法承受如此大的損失,爪哇島被巨大的恐懼籠罩,逃離這個島嶼是所有白人的心聲,短短几個月已經流失了1.7萬餘人。”
“殖民統治的根基已經動搖,總督府無法發起有效的反抗,迫切需要外界支援,需要軍火在內的一切物資……”
“形勢惡化到無以復加,是戰是和,王國政府必須做出果斷的決策,繼續拖延只會引發更嚴重的災難。”
與荷屬東印度群島總督府人心惶惶不同的是,在短短不到半年時間內,帝國方面向東印度群島新佔領的殖民地大舉移民超過27萬人。
新的一年
由於距離較近,大唐帝國殖民地部編制了向新殖民地移民60萬人的目標,其中蘇門答臘島43.5萬人,加里曼丹島14.5萬人,蘇拉威西及其他各島2萬人。
上述地區的大量道路先後竣工,農田水利設施以及新拓荒專案陸續建成,極大的增強了接受新移民的能力。
這也讓大規模移民成為可能,在帝國資金的大量注入下,數以千計的工廠如雨後春筍般出現,比如碾米廠,麵粉廠,榨油廠,糖廠,制菸廠,木材加工廠,水泥廠,磚廠,沙石廠等等,還有大量的華裔商人前來考察,準備興辦紡織廠,染整廠,輪船公司,造船廠等一系列企業。
工業經濟強盛的大唐帝國不缺乏資金,新殖民地一片空白的工業領域,正是帝國資本角逐的新領域和新市場,也是他們的新舞臺。
從地理位置上看
蘇門達臘島距離整個東南亞和南亞非常近,因此成為帝國工業資本最為看重的地方,可以由此輻射到整個南亞以及印度半島。
正因為如此,帝國一些跨國資本也紛紛登陸,在19世紀末形成了一股投資南亞新殖民地的熱潮。
諸如帝國八大銀行財團,五大石油巨頭和三大跨國電報企業,紛紛在蘇門達臘島設定南亞總部和分行,進一步大舉擴充套件市場。
大唐帝國殖民從來不是單純的軍事行動,而是軍事,政治和經濟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