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無牙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23章 疑神疑鬼,狂野北美1846,葡萄無牙,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誰知被一眾朝臣苦苦勸諫,沒奈何之下才讓皇太子唐-李乾殿下代勞,去跑這一趟。

皇帝李察就是個閒不住的主兒,這兩年帝國面臨世界性的經濟大衰退危機,國內外經濟形勢相當嚴峻,這才耐住性子坐鎮帝都長安。

為拉動社會需求,刺激消費,帝國不惜發動了第2次南美洲戰爭,並大力推進大規模基礎建設,將整體經濟從衰退的泥沼中拔了出來。

1872年度,大唐帝國整體經濟呈現11.2%的高速增長,形勢一片大好。

而在 1873年初,卻驟遇世界經濟危機寒流,第1季度國民經濟成長斷崖式的下跌到3%左右,面臨繼續下跌至負增長的危險局面。

透過種種有利舉措,1873年度全年勉強維持在4.33%經濟增長,相對於歐洲一大片國家包括英法在內全都是負增長,這已經是非常亮眼的成績了。

能夠與之相媲美的只有德國,德國在50億法郎大筆戰爭賠款到位之後,大興土木發展基礎建設和工農業,在嚴重經濟危機的情況下經濟成長達到7.3%,全世界獨樹一幟。

進入1874年,帝國經濟在愈演愈烈的世界經濟危機中依然走得很穩,第一第二和第三季度平均增速達到4.75%,出現穩步向好的苗頭。

另一個表現優秀的依然是德國,1874年前三個季度經濟成長高達11.7%,這不是跑已經是在飛了。

這是因為德意志經濟總量較小,工業化程度還停留在初級階段,得到海量資金注入後,整個工農業發展開始騰飛,經濟簡直熱得燙手。

預計也就兩三年時間,即將超過法蘭西國民經濟總水平。

相比較之下

大英帝國就切切實實的陷入衰退之中,1873年到1874年前三個季度,總體經濟衰退-3.1%……-3.42%不等,尤其是外貿出口遭遇沉重打擊。

據大唐帝國財政部估算,約摸在1875年第二季度的某個時候,大唐帝國總體經濟水平將超越英國,從而坐上世界第一大經濟強國的寶座,實現第一項歷史性突破。

而到1875年底,整個帝國總人口將超過一億大關,實現第2項歷史性的突破。

奮鬥近30年,大唐帝國在人口和經濟總量這兩個領域,終於取得了令世人矚目的輝煌成就。

這讓李察感覺到衷心的自豪,這30年來披荊斬棘的發展,率領著大唐帝國崛起於北美,已經改變了整個美洲的局勢。

下一步,他想改變的是世界局勢。

時間到了1874年10月初

如今皇帝李察最關注的是新江持續10年的動亂,如同原來歷史上一樣,新江這顆毒瘤已經到了不剜除不行的地步。

滿清朝廷也認識到了這一點,擬以陝甘總督左宗棠本部精銳人馬為核心,大軍進入新江剿匪平亂,驅趕在新江作亂的俄人,收復對這片土地的全面掌控。

新江之亂最初源於1864年(同治三年)維吾爾和回族動亂,令滿清的統治支離破碎。出現了尹犁、庫車、烏魯木齊、喀什噶爾與和田等五個割據政權。

再加上1865年的阿古柏入侵,英俄勢力先後捲入新江之亂,令原本的形勢更加複雜。

清庭的軟弱更助長了叛匪的猖獗,聲勢最浩大的阿古柏於1865年(同治四年),先驅逐司迪克,強佔喀什噶爾新城,後又攻佔英吉沙爾。

同年,一支7000人的浩罕敗兵投奔阿古柏,進一步加強了其力量。

1866年(同治五年)底,阿古柏誘殺哈比布拉,吞併了以和田為中心的割據政權。

1867年(同治六年),阿古柏又消滅了以庫車為中心的政權,勢力到達喀喇沙爾(今焉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黑蓮花嬌養守則

十六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