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無牙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22章 尼古拉遇刺,狂野北美1846,葡萄無牙,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剩下的幾天時間,沙俄皇儲尼古拉殿下一行乘坐火車造訪了扎幌,臨水等城市,領略了北海省發達的近海捕漁業,深入民間走訪了一番。
透過這些訪問,解開了心中對當地民眾豐衣足食的謎團。
大唐帝國北海省已經廣泛使用了化肥,良田在每季作物收穫後,還會套種土豆和大白菜,在極大增加產量的同時,解決了當地蔬菜和主食不足的問題。
尤其是醃製大白菜,蘿蔔,豆醬這些蔬菜,輔以當地盛產的魚類資源,可以保證自己自足,還有一定的海產品出口能力。
每當漫長的冬季來臨前,島上的居民就會大量儲存醃製白菜,粉條,豆醬,鹹魚,鹹雞,鹹鴨,鹹肉等等,農民停止了勞作,漁船也停止了出海,開始了漫長的“貓冬”,一年中長達4~5個月。
北海省醃製的魚蝦等種類豐富的海產品,大多出口扶桑和大清國,每年能夠收穫價值數百萬唐元贏餘。
該省從北方大陸進口茶葉,絲綢,瓷器,竹製品和廣受帝國民眾喜愛的文玩,雙邊貿易做得相當通暢,這裡也是帝國工業品向大陸出口的橋頭堡。
在北海省
建設有數個大型油庫,儲存著高達數萬噸煤油,柴油,潤滑油和重油,是大唐帝國世界性石油巨頭出口北方的基地。
南方基地則在呂宋王國,那裡同樣也建設有很多大型油庫,主要面對東南亞地區和大陸南方,形成較為穩定的出口基地。
大唐帝國的萬噸油輪有定期航線,從本土位於洛杉磯和南方的大型煉油廠,裝載著滿滿的石油產品抵達北海省石油倉庫,透過石油碼頭的專用管線卸下油料。
北海省數個石油倉庫就相當於一個北方分銷中心,前來裝載油料的大多是幾百噸乃至上千噸貨船,不是專用的油船,需要透過油桶裝卸。
這些近海貨船裝滿油料後,運輸到大陸北方各港口和扶桑國以及臨近的奄美王國和琉球王國,大多進入當地洋行的倉庫中,然後再對外售賣。
北海省完善的基礎設施,給尼古拉皇儲留下深刻印象。
這裡鐵路交通便捷,公路通達四面八方,還有較為完善的農田水利設施,水庫,橋樑等等,即便聖彼得堡也達不到這樣的水平,難道這就是工業國家的實力嗎?
沙俄在亞歷山大二世統治期間,部分解放了農奴,開始了工業化的程序。
但由於國家過於龐大臃腫,僅僅在歐洲的部分地區實現了一定程度的工業化,比如烏克蘭沿海地區和聖彼得堡,內地絕大部分的國土還是老樣子。
想要達到北海省當前的基建水平,至少得幾十年時間。
聯想到大唐是與沙俄體量差不多的龐大帝國,人口還要更多,區區一個偏僻的海外省能夠發展成這樣,那帝國本土豈不是更發達?
想到了這些,尼古拉皇儲帶著複雜的心情再次登上“亞速海回憶號”鐵甲艦,前往扶桑國開啟新一段訪問旅程。
剛踏上扶桑國,尼古拉皇儲就喜歡上了這個充滿東方濃郁特色的國度,這裡有著符合他想象的一切元素。
膽怯而面黃肌瘦的倭人,身材矮小就像個孩子。古老的石板路街道和走起路來“踢答、踢答”響個不停的木履,極具東方建築特色的亭臺樓閣,泥濘窄小的街道……
皇儲尼古拉殿下在北海省感到憋屈的心理,終於在抵達扶桑國長崎後,重新找到了濃濃的優越感。
扶桑國官方無微不至的照顧,也讓皇太子殿下大為滿意。
從長崎始發,沙俄皇太子一行乘專列經廣島,神戶,大阪,抵達京都,一路上傳統式的東方田園風光,古樸的木製建築與園林,近代化的工廠企業與鐵路,這一幅東方世界景色讓人迷醉。
抵達京都後,尼古拉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