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無牙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37章 巴士拉,狂野北美1846,葡萄無牙,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在科威特城住了幾天後,一隻來自巴士拉百餘人的奧斯曼騎兵隊伍,風塵僕僕的抵達這裡,並在當地殖民地部官員的引導下,見到了莊園裡的雷霄上校。

他們是接到巴格達的電令之後,前來迎接特別軍事代表團一行。

在鐵路沒有修通之前,前往巴格達有兩條路,一條走水路,一條走陸路。

騎馬走陸路是大多數人選擇的方式,由於戈壁灘上的道路坎坷不平,馬車僅用於貨運,乘客能夠顛簸的讓人懷疑人生,還不如騎馬。

這一路沿阿拉伯河有很多城鎮,住宿和歇腳都非常方便,是大多數商隊常用的方式。

麥廣民爵士卻建議乘坐火輪船,自己家就有現成300多噸的火輪船,吃水淺,馬力大,能夠沿著阿拉伯河一直順流而上,直抵巴格達。

後面這種通行方式更舒適,前提是需要得到巴格達行省的允許,發放特別通行許可。

雷霄上校很自然的採納了麥廣民爵士建議,乘坐火輪船就不需要那麼多騎兵護衛了,一行十四人加上卡羅琳和麥家兩個侍女,奧斯曼騎兵由卡曼上尉率領10餘人登船,其餘自行返回即可。

麥廣民爵士的火輪船準備的很快,他的二兒子麥當雄也率領16名精悍的華人槍手登船,沿途保衛雷霄上校一行。

恩左先生在火輪船的底倉裝了120桶煤油,這玩意兒到了巴格達可就值錢了,貴族交際和往來都是要花錢的,這批貨就算是孝敬雷霄上校了。

坐上火輪船,前行的速度相當快。

沿著海灣行了兩天,蒸汽火輪船便進入了阿拉伯河口,再沿著河口上朔半天時間,就抵達了被稱為“東方威尼斯”的巴士拉。

而是巴士拉距離南方波斯灣120公里,是連線波斯灣和幼發拉底內河水系的唯一樞紐,海輪能夠直接駛到碼頭邊,一次可以停靠數艘大船卸貨。

從這裡再往上,河流湖泊眾多,水情複雜,加上年復一年阿拉伯河的淤積嚴重,就只能通行內河較小的船舶了。

巴士拉是巴格達行省第二大城市,也是世界上最早的港口城市之一,城市極具阿拉伯風情,到處可以看見身穿長袍手牽著駱駝和馬的當地部族。

雷霄上校一時來了興致,在這裡棄船登岸,帶著卡羅琳和潘志信少校等隨從,來到城市裡遊覽一番。

在熙熙攘攘的街市上

身穿帝國筆挺軍服的雷霄上校一行,非常引人注目,在卡曼上尉的護衛下,當地阿拉伯人紛紛躲避,面露畏懼之色。

卡曼上尉手下的奧斯曼軍人,對當地阿拉伯人非常兇狠,只要有挑著擔子躲閃不及的貨郎或者攤販,衝上去便一腳踹翻,弄的土豆洋蔥滾了一地。

奧斯曼軍人和阿拉伯人不能畫等號,奧斯曼人是歐羅巴人種,歷史上曾經大量與希臘人混血,並且與來自尹爾汗國講突厥語的烏古斯人雜居,從而形成極具自身特色的民族。

鼎盛時期,帝國疆域橫跨歐亞非三大陸,並且曾經入主西班牙半島近200年,是西方人聞之色變的匈奴鐵騎。

阿拉伯人只是奧斯曼帝國統治下的上百個民族之一,巴格達是帝國的邊疆行省,由帕夏大人治理,這一點與埃及,蘇丹,敘利亞,約旦等地區相同。

雷霄上校對奧斯曼軍人的兇狠視而不見,他本身就出身軍伍,大唐帝國軍隊在鎮壓殖民地時,手段同樣酷烈,甚至猶有過之。

這種事兒,見怪不怪。

他正在欣賞規模宏大的清-真-寺建築,當地極具異域風情的特色建築和行人,是他關注的重點,忽然手臂一緊。

原來是膽大的卡羅琳湊了上來,她抬起可憐兮兮的精緻小臉,眼神中露出祈求的目光。

雷霄上校輕輕甩了一下,沒有甩脫,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狂野北美1846

葡萄無牙

大宋:兩個月後穿越,線上急等!

雨景天

大明:從嘉靖末年開始

迎風隨飄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