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無牙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00章 北美形勢急劇惡化,狂野北美1846,葡萄無牙,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887年6月一直談到1889年8月中旬,這場艱難的談判還是宣告破裂,立馬引起美國金融市場上的恐慌性拋售潮。
投資人看不到美國的未來,爭相拋售股票出逃,從而形成了踩踏式的崩盤,華爾街的股市一洩如注……
這其中,未嘗沒有國際資本興風作浪的身影。
新總統本傑明·哈里森為啥破罐子破摔,宣佈美國政府破產呢?
作為一名強硬的白人民粹主義者,本傑明-哈里森總統上臺尹始,還抱著拯救美國於危難中的勃勃雄心,在與國際債權人委員會的談判中絞盡腦汁,想盡辦法達成新的債務重組協議。
可惜的是,殘酷的現實當頭澆了一盆冷水下來。
他看到
美國自從1862年2月簽署北美和平協議後,就深深的陷入債務泥沼之中不能自拔。
諸多國家主權的喪失,讓美國成為國際資本的遊樂場,聯邦財政和州財政幾十年入不敷出,債務包袱越背越重。
1887年6月,徹底償還完畢高達5億唐元的戰爭賠款本息(注;25年期本息合計9.21億唐元)之後,剩下的就是國際債務。
原本是能輕鬆一些,其實不然。
這些年,美國揹負著鉅額還本付息的壓力,大部分年份連利息都償還不起,更別提本金了。
所以一直以來,美國只能拆東牆補西牆,用借新債償還舊債的方式湖弄過去,這導致債務反而越背越重。
債務總規模非但沒有減少,反而擴大了。
米國迫切希望的海關控制權也沒有回到自己手中,照這樣的情況下去,再有50年甚至更長時間,也償還不完如此多債務。
法國高利貸者的貪婪,國際債務重組談判的破裂更是打破了他的最後一絲希望,迫不得已才宣佈政府破產。
美國就像一個揹著重重殼的蝸牛,再也爬不動了。
沒有錢又沒有軍隊,米利堅合眾國政府純粹就是個擺設,什麼事情也做不了。
主導經濟的大權受到國際資本和各州的鉗制,國家安全和外交更是綁在大唐帝國的戰車上,簡直就是個渾渾僵僵的傀儡。
這種情況繼續下去
本傑明-哈里森總統已經預料到了本屆政府的結局,就如同上屆政府格羅弗-克利夫蘭總統一樣,或者是如同戰敗後的歷屆美國政府一樣,只是個明面上的傀儡。
若想打破這個困局,只有破而後立。
所以美國政府掀桌子了,不玩了,真正的難題交到了法國手上……
巴黎,愛麗捨宮
“上帝啊,讓那些該死的高利貸者都下地獄去吧,我詛咒他們。”馬利·弗朗索瓦·薩迪·卡諾總統簡直鼻子都氣歪了,揮舞著雙手有些神經質的說道。
巴黎政府一直在關注著國際債權人談判,並且為此做了很多工作,但最終也沒有能夠打動貪婪的法國高利貸者。
實際上
美國已經如期償還了長達27年的債務本息,當初借貸的本金已經全部回籠,並且小有盈餘,國際債權人委員會確實有大幅讓步的餘地。
美國政府希望利率從原本的6.6%削減一半,最高不超過3.3%,同時,設定三年停複本息的緩衝期,讓美國聯邦財政稍微回回血。
同時,要拿回美國海關的控制權。
按理說這些訴求都合情合理,反正今後這22年的還款期都是利潤,屬於法國高利貸者的約在6.5~7億唐元之間,依然是一筆讓人眼紅心熱的鉅款。
問題是貪婪的高利貸者守著既得利益不放手,在他們看來;
每減少1%的貸款利率,就意味著上億唐元經濟損失,約佔4億法郎,平均到每個高利貸者身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