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無牙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41章 利益交換,狂野北美1846,葡萄無牙,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已,他已經預感到了倫敦政府的決定。

特使大人的北美之行若想滿載而歸,就無法避免與大唐的利益交換。

不是每一個英國政客都有著長遠的戰略眼光,採用適時的遏制態度,對大唐的殖民擴張劃出紅線,並且配合有力的措施。

大家都顧著眼前,詹姆斯-克利夫蘭勳爵想要不空手而歸就必須做出妥協。

可想而知

他在給倫敦的彙報中必然會有傾向性意見,而倫敦考慮到當前焦頭爛額的巴爾幹局勢,是最關注也是最需要支援的時候。

順水推舟的以特使的意見為主,幾乎已經八九不離十了。

大唐那位鐵腕獨裁君主彷若熟讀人心的惡魔,總是能在最恰當的時機,提出一些略微過分但又讓倫敦不得不接受的交換條件。

作為一個即將離任的加拿大總督,即將返回倫敦,巴麥尊勳爵心中暗暗嘆了一聲,說道;“這也許是最好的解決辦法,畢竟我們的核心利益在歐洲。”

“依你之見,唐國能夠提供超過20萬的遠征軍嗎?”特使先生再次問道。

巴麥尊勳爵這次回答得很快,道;“必須要進行戰爭動員,否則不會超過10萬人。”

“這真的太遺憾了,與我們的預期有很大差距,唐國的軍隊人數至今只有三十六七萬人,相對於其龐大的疆域,總量還是太少了。”

“這個國家在美洲沒有敵手,兼有兩洋之利,在軍事上的投入比歐洲國家少得多,這符合基本邏輯。”

“對,您說的沒錯,可是這樣一來大英帝國想要的更多援軍,就必須付出更大的交換代價了。”詹姆斯-克利夫蘭勳爵這時候也深感頭疼。

此行之前

倫敦的保守估計是希望大唐帝國能夠出兵20萬,樂觀一點兒,30萬甚至更多都有可能。

如此一來,英國陸軍只要象徵性的調配幾萬人抵達巴爾幹前線,再加上奧斯曼帝國的40多萬軍隊,就能夠與沙俄周旋一番。

算盤打的挺好,可現實讓人大跌眼鏡。

唐國始終沒有鬆口表現出願意出兵的意願,即便是迫於盟友關係,能夠投入歐洲的兵力也十分有限。

畢竟這是一場與唐國沒有什麼直接關係的戰爭,贏也好,輸也好,怎麼看都是個虧本買賣。

唐國不會獲得在歐洲的一寸土地,還要自行承擔鉅額軍費支出,飯後三瓜兩棗的貿易好處有限,怎麼看都像冤大頭?

即便遂了大唐的意,難道真的會無條件全力支援嗎?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黑蓮花嬌養守則

十六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