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無牙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52章 英德俄各國反響,狂野北美1846,葡萄無牙,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大唐帝國一副添丁進口的興旺景象,眼見著又撈到了西班牙人舊殖民地古巴,波多黎各和呂宋群島,這在許多具有國際視野的歐洲領導人心目中,感覺五味雜陳。

在歐洲外交場合大秀一把的德意志帝國首相俾斯麥現如今聲望正隆,被很多歐洲政壇人物奉為典範,其高超的戰略視野和外交手腕為德國贏得了更廣闊的舞臺。

在忙過俄奧《柏林條約》之後,德國首相俾斯麥驀然回首,發現大唐帝國又有新的獵物納入囊中,心中那股羨慕嫉妒油然而發。

他說道;

“當今世界,值得我本人推崇的傑出戰略家渺渺無幾,大唐帝國皇帝陛下無疑是最出色的一位,從他的身上,德國能夠學到許多東西。”

話說的很含蓄,但不無捧殺之嫌,並且透露著濃濃的一股子酸味兒。

相比較德國人的含蓄,沙皇亞歷山大二世對身邊寵臣的私密談話,則透露出濃濃的敵對情緒。

他說道;

“我預感到,唐國將會像一股不可遏制的黃色洪流,不斷兇猛的侵蝕白人世界。

他們毫無顧忌的搶奪、壓榨、侵略,每一個身邊的小國都瑟瑟發抖,擔心成為下一個被征服的目標,這就是當前的現實。

可悲的是

沒有人站出來阻止這一切,歐洲領導人只是把眼光盯在沙俄的身上,卻忽略了東方人的巨大危害,這將是本世紀最大的戰略誤判。

可悲的是

也許有一天,這個東方人帝國有可能成為沙俄最大也是最兇狠的敵人,我們必須要為此做好準備。”

除了發洩憤怒之外,沙皇亞歷山大二世心中還蘊含著濃濃的嫉妒和不甘。

這是因為在柏林合約談判峰會上,唐國始終和英國站在一起,對沙俄毫無顧忌的全方位圍堵,打壓,甚至在東方問題上(新江)聯手施壓,讓沙俄瘋狂擴張殖民的腳步不得不停緩下來。

新仇舊怨疊加在一起,從沙皇亞歷山大二世口中著名的“黃禍論”由此而誕生,這可比1873年,沙俄政客巴枯寧在《國家制度和無政府狀態》一文中首次提到“黃禍論”更有影響力,也更具煽動性。

沙皇亞歷山大二世相信反基督勢力必將從美洲出現,由於歷史上匈奴、蒙古曾經西征歐洲,給西方帶去了深重的災難,所以他相信這是“來自東方的巨大危險”。

且不論亞歷山大二世基於仇恨的言論,但有句話他是說對了;“這個東方人帝國有可能成為沙俄最大也是最兇狠的敵人。”

也許是受到沙皇亞歷山大二世言論的影響,也許是對東方人的固執偏見,英國政壇著名的反對黨領袖威廉·尤爾特·格萊斯頓勳爵也贊同這樣的觀點。

他認為;“西方領導人對這個東方帝國的放縱,使其成長為令人恐懼的龐然大物,存在著嚴重失控的危險。”

威廉·尤爾特·格萊斯頓勳爵是1868年至1874年的英國前首相,現任自由黨魁,在倫敦政壇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影響力非同凡響。

若歷史沒有改變

他將在1880年及以後時間裡,不間隔的擔任三屆首相,成為在英國曆史上留下濃墨重彩一筆的重磅政治人物,也是世界近代史重量級人物。

威廉·尤爾特·格萊斯頓勳爵是典型的對唐鷹派人物,在首相任期內就想方設法屢次的遏制唐國發展,在關稅、科技和人文領域各方面嚴重設限,從而導致英唐兩國關係的大幅度退步。

若是他依然在英國首相任上,大唐帝國絕不會派出遠征軍前往歐洲,積極的配合英國外交訛詐,對沙俄進行全面圍堵。

那樣做,大唐帝國有什麼好處呢?

威廉·尤爾特·格萊斯頓勳爵在1878年7月11日的議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狂野北美1846

葡萄無牙

大宋:兩個月後穿越,線上急等!

雨景天

大明:從嘉靖末年開始

迎風隨飄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