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無牙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99章 安全形勢和人口,狂野北美1846,葡萄無牙,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雲中省屬於大唐帝國皇家陸軍紅海衛戍區轄區,這是隸屬於大唐帝國七大軍區之一,即海外軍區下轄的二級衛戍區司令部。
紅海衛戍區的司令部設在蘇伊士城,下轄埃及(蘇伊士城周邊城鎮),雲中省,吉達,葉門,科威特及阿布扎比等利益區的駐軍,總兵力3.47萬人。
這其中
駐紮在蘇伊士城的總兵力就達到2.62萬人,共計有兩個甲級野戰師和兩個不滿編乙級守備師的編制,還有三個重炮團。
這三個重炮團中,有一個是裝備6門280毫米岸炮,12門210毫米岸炮的海防重炮團,其重炮火力主要用於封鎖蘇伊士運河及港口區。
另有兩個是野戰重炮團,分別裝備120毫米至210毫米不等的野戰重炮,每個團18門,用於堡壘要塞防禦,岸炮火力相當強大。
近期應阿曼王國邀請,紅海位衛戍區派遣了一個不滿編的步兵團,總計約740餘人進駐馬斯喀特,該國隨之也被列入大唐帝國的保護國範疇。
此事還引起了英國的不滿,駐埃及的外交使節提出了抗議,因為阿曼王國向來是英國的保護國之一。
由於阿曼王國過於弱小,英國在這裡並沒有外交機構,由駐埃及的領事館統一管轄。
英國在波爾戰爭中大量抽調兵力,原本駐紮在阿曼王國的120餘人的少量英軍兵力也被抽掉一空,後續就沒有派駐。
沒成想被大唐帝國偷了個空子,鳩佔鵲巢,英國人怎麼能甘心呢?
但這總歸是小事,抗議歸抗議,大唐帝國政府方面拿出點補償來,英國人也就不吱聲了。
因為這裡本身就沒什麼油水,窮鄉僻壤的有什麼好爭的地方?
有了臺階,自然就順坡下驢了。
倫敦政府在布林戰爭中栽了個大跟頭,國際威望和實力都大大縮水,甚至一向堅持的不結盟國策也因此而改變。
英國的國力經歷維多利亞時代的輝煌後,不可避免的走上了下坡路。
就在今年,上半年經濟總量被髮展勢頭越來越迅猛的德意志帝國超越,已經退到世界第3位。
在這種不利的情況下,作為傳統的世界霸主,英國人只需要個面子,而不會因為這丁點兒小事兒與大唐帝國翻臉。
從紅海衛戍區的兵力配置上可以看出,位於埃及東南部的蘇伊士城是重點防禦的前沿陣地,在該地區囤積了重兵。
其目的
在於制衡英國部署在整個埃及和運河區的總計11.2萬兵力,法國部署在運河區的4.65萬兵力,實現軍事力量的均衡。
而云中省,吉達,葉門這些利益區則是堅強的後勤支援,也是第2道縱深戰線,從而形成完整的紅海防禦體系。
英國,法國和唐國聯手控制著蘇伊士運河區,這三個國家也是蘇伊士運河的三大股東,爭相在這裡顯示軍事存在。
三個列強國家之間既合作,又互相防範,比如英軍就主要部署在賽德港周邊地區,位於運河的西岸。
而法軍主要部署在包括西奈半島在內的運河東岸,並且建立了完善的永備防禦體系。
大唐帝國則在蘇伊士運河的東南端出口,臨近紅海的蘇伊士城一側。同樣不惜代價的修築了堅固的要塞堡壘,配屬了火力強盛的海岸重炮。
三個列強國家在蘇伊士運河兩端形成了微妙平衡,誰都無法佔據絕對優勢。
大唐帝國雖然總兵力稍遜一籌,但是憑藉堅固的堡壘要塞,攻擊能力不足,防守能力嚴重過剩。
想要攻破重兵把守的堅固要塞,不死傷個七八萬人,簡直連門兒都沒有。
這麼沉重的代價,英國付不起,法國也付不起,維持一團和氣符合三方根本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