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無牙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71章 人情社會,狂野北美1846,葡萄無牙,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說話的是廣亮貿易行的董事費爵士,祖籍潮州的帝國貴族,曾經的帝國軍官之一。
柳順利面上浮現出一絲得體的笑容,走上前去寒暄起來……
小樓下面
有幾間待客的平房,就在警衛值班室的旁邊。
大人物們在上面談事情,其隨從,司機和警衛們平常就在這裡休息等待,抽幾根菸,喝杯茶,聊聊天打發時間,往往也能有些收穫。
忠伯和幾位相熟的人站在平房門口吞雲吐霧的抽菸,正有一搭沒一搭的聊著天,看見一輛滿載新鮮鱈魚的寶馬牌貨車開了進來。
這是底特律出產的柴油貨車,載重2.5噸,因為皮實耐用而很受農場主的歡迎,但價錢可不便宜。
“吱”的一聲
貨車在平房不遠處停了下來,從前面駕駛室副座走下來一個滿臉絡腮鬍的大漢,笑嘻嘻的大聲招呼幾人,道;
“嗨,忠伯,虎哥還有大山,你們幾個今天怎麼都湊齊了?這可難得的很啊,尤其是虎哥有陣子沒見了。”
“高船長,你只顧著發財,哪裡能想得到咱們老弟兄?”虎哥笑嘻嘻的回了一句,主動發了一根香菸出去,並且幫著點上火。
這些人都是軍中的舊相識,也是退役軍人俱樂部的熟人,互相間並不陌生。
雖然退役後,大家各奔東西了,但隔上一段時間還會在退役軍人俱樂部聚一下,喝上幾杯敘敘舊。
高船長滿身的魚腥味,他退役後並沒有把軍隊花的一筆錢和自己的積蓄購買商鋪,屋宅,類似廣亮貿易行這樣定期分紅的公司股份,而是買了一條420噸的遠洋延繩釣魚船。
別瞅著420噸的遠洋延繩釣魚船好像排水量不大,實際上價格極其昂貴,裸船出廠就價值1.1萬唐元,辦齊了各種延繩釣具,柴油機,發電機和冷凍裝置,總價值超過1.6萬唐元,一點都不比相同段位的沿海鐵甲巡邏艦便宜。
這麼大點兒的遠洋漁船,船上工人就要五六十號,就這樣忙起來人手都嫌不夠。
19世紀末
世界著名的紐芬蘭漁場位於墨西哥灣暖流與拉布拉多寒流交匯處,海水擾動引起營養鹽類物質上泛,為魚類提供了豐富的餌料,魚類在此大量繁殖。素以“踏著水中鱈魚群的脊背就可以走上岸”而著稱。
正是因為此地得天獨厚的漁業資源,很多敢闖敢幹的退役官兵或是合夥或是獨自買漁船,風風火火的便幹了起來,成為美國海洋捕撈業的主力軍。
高船長就是這樣一個勇於冒險的人,拉著幾個軍中夥伴就一起幹了起來,別瞧著他一身魚腥味,在眾人當中可是不折不扣的土財主啊。
只要出一次海,每次都能捕撈到五六十噸鱈魚滿載而歸。
所渭延繩釣,就是放出一根長達10多公里的釣繩,每隔兩三米掛一個鉤,鉤上掛著巴掌大的烏賊做魚餌,從海面依次的放下去。
過七八個小時以後,再透過浮球將延繩撈上來,用電動機帶動絞盤將釣繩依次扯上來,釣繩上都是二三十公斤重甚至更大的鱈魚,最大的能有上百公斤。
在漁業資源豐厚的紐芬蘭漁場,放下十幾公里長的釣繩幾乎沒有空手,九成九都能上貨,放一根吊繩下去,拖上十幾噸漁貨都很正常,都是一二十公斤以上重的鱈魚。
漁船上的漁民從上貨開始就日夜不停的忙碌起來,剁掉魚頭,清空內臟,將初步加工好的鱈魚裝箱,然後送進冷凍室用碎冰埋起來,一直到裝滿整個貨艙乃至甲板才返回港口。
只要開始收釣繩,漁船上的所有工人都24小時不眠不休的高強度勞作。
因為每分鐘都有十幾條大魚出水,必須要第一時間宰殺乾淨,加工成半成品送進冷藏艙,用厚厚的碎冰埋起來,如此反覆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