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堂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65章 南詔國惹事,大唐皇長孫,南山堂,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情肯定也是需要在朝會上討論一下的,但是李承宗已經有了決定的事情,朝會上的討論也就是走一個過場而已了。
“吐蕃國那邊,朕也會安排馮立去青海城那邊準備,等到夏天的時候,直接出兵把他們給滅了,朕要讓整個高原都處於大唐的統治之中,今後不再具備威脅西邊的能力。”
一直以來,中原王朝的威脅主要是來自西北、北部和東北。
而這些地方往往都是因為具備特殊的地理環境。
西邊的高原就不用說了,北部也是有沙漠和草原,而東北則是天氣寒冷,有著大量的深山老林,也有草原。
如今東北已經成為了大唐的遼東道,四周的威脅也在不斷的處置之中。
而鎮北道的設立,也讓北方草原的威脅大大的下降了。
剩下的主要就是西邊的威脅了。
李承宗可是很清楚,安史之亂的時候,吐蕃國可是多次趁亂攻打大唐。
在其他幾個皇帝當政的時候,吐蕃國也沒有幹好事。
他們總是想要跟大唐掰手腕。
既然如此,大唐就乾脆主動出擊吧。
趁著李承宗還沒有躺平之前,把四周的敵人夠給掃平了。
……
“太上皇,陛下對南詔國用兵了!”
打仗這個事情,在這個年代是不可能完全保密的。
那麼多的兵馬調動,根本就掩蓋不了。
“以我大唐現在的實力,不管怎麼打南詔國,朕都不是很擔心。不過看到大郎這一次只是安排了五千新軍南下,朕還是很欣慰啊。
就這五千新軍,哪怕是全部都打沒了,對我大唐的影響也是微乎其微。
如果他們到了嶺南道之後,組建新的大軍能夠在南詔國取得大勝,那麼也算是為大唐平定南方各地的蠻夷找到了一個新的辦法。”
李淵的心情很是不錯。
這個年代,雖然嶺南道和江南道都是在大唐的管理之下。
但是在這兩個道的管理的地方,還是有許多不聽話的部落的。
不管是後世廣東地區的寮人,還是貴州地區的苗人,現在其實都是名義上屬於大唐管理。
實際上這些地方的事情,大唐朝廷根本就管不了。
這一點,李淵顯然也是不滿意的。
但是在他手中的時候,這個問題並沒有找到很好的解決辦法。
如今從李承宗手中看到了解決的希望,他自然很是高興了。
“但是朝中也有一些反對的聲音呢,認為我們大唐現在正是處於各行各業高速發展的關鍵階段,這個時候對南詔國出兵,很可能會影響我大唐的發展。”
在《大唐報》的影響下,許多唐人對於大唐的發展也都變得關心了起來。
說白了,就是大家有了點錢了,又不用餓肚子了,就開始關心起國家大事了。
至於這些國家大事是不是應該要有自己來操心,他們壓根就沒有想過這個問題。
“短視!就我大唐現在的國運,南詔國根本就不會帶來什麼影響,更加不用說大郎只是安排了五千新軍南下,各行各業幾乎都沒有受到影響。
甚至藉著這個機會,朝廷還能在嶺南道好好的發展一下經濟,進一步的加強對嶺南道的控制呢。”
李淵的眼光還是不錯的。
他很顯然是理解李承宗現在的考慮的。
“那奴婢就多關注一下各方的訊息,有什麼新的情況,我再給太上皇您彙報。”
……
“阿孃,陛下昨天居然還有心情過來找你聊天,看來出征南詔國的事情,並沒有帶來什麼影響啊。”
在朱雀大街上的一處院落裡頭,李麗質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