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堂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23章 後宮,大唐皇長孫,南山堂,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畝產有一千多斤,您覺得哪些文曲星有沒有吹牛啊?”
劉二郎看著那一塊塊土豆,心中其實也是有不少疑問的。
“那些文曲星不是已經說過了嗎?土豆和地瓜是在長安城試著種植了一年的。
陛下帶著文武百官親自挖掘地瓜和土豆,親自見證了他們的產量。
畝產千斤,看來應該是真的。
就是不知道這些土豆和地瓜在我們這裡種植之後,產量會不會受到一些影響。
畢竟我們這裡的情況跟長安城還是有所不同的。”
劉大郎雖然講不出什麼氣候環境不同之類的話,但是莊稼的成長跟氣候息息相關,這個道理他還是很清楚的。
“我們一家有好幾百畝地,這要是真的畝產千斤,單單現在種植的幾畝土豆,就夠我們一家人吃了。
剩下的就完全可以拿出來售賣了呢。”
劉二郎頗為期待的說道。
他們當初冒著巨大的風險加入到移民的隊伍,不是因為他們的覺悟有多麼的高。
純粹就是因為他們覺得移民能夠有機會讓自己發家致富。
而繼續留在藍田縣的話,解決溫飽問題都是存在困難。
歷朝歷代,大部分移民的百姓,都是為了解決生存或者吃飯的問題。
“嗯,你說的這個事情,很可能真的會發生。
到時候,我們也能嘗試著一天吃三頓飯了!”
劉大郎頗為期待的說道。
……
三月三日,下雨。
大唐各地都是一派繁忙。
農戶們在忙著照料莊稼。
匠人們在忙著製作各種器具。
商人們在忙著做生意。
大唐呈現著一副欣欣向榮的場景。
“大郎,宮中選秀已經有兩年了,我聽說你一次都還沒有翻牌子?”
鄭觀音忍了好久,這一次終於沒有忍住了。
不孝有三,無後為大。
哪怕是普通百姓家中,也是非常重視子嗣的。
更加不用說是當今天子了。
皇帝的子嗣問題,都已經不是簡單的家事,而是國事了啊。
“阿孃,不用著急,我還年輕,她們也還太年幼。過個兩年就好了。”
李承宗很是無奈的回答道。
一般的人不敢拿這個事情來催促李承宗。
但是鄭觀音顯然不是一般的人。
沒辦法,李承宗的這個年紀,放在後世是還在讀書。
但是放在大唐,完全是可以做爹了。
“怎麼就年幼了?那王佳人,今年已經十六歲了。
鄭寧穎也十六歲了,崔雯琳也差不多這個年紀。
你一直不寵幸她們,人家太原王氏、清河崔氏可能覺得你對他們有意見呢。
大郎,皇家的事情,永遠不是那簡單的,你可不能完全意氣用事啊。”
鄭觀音苦口婆心的說道。
對於這個大兒子,她有時候覺得很省心。
但是有時候又覺得太費心了。
其中的心情,只有她自己最清楚了。
“阿孃,您放心,我會處理好的。這太原王氏和清河崔氏如今在上海縣那邊也發展的很好,完全是扭轉了前幾年那種不良的局面。
想來他們對於我們大唐還是非常有信心的。”
李承宗一邊說,一邊來到了鄭觀音背後,給她捏起了肩膀。
翻牌子這個事情,除了李承宗自己,別人也是沒有辦法幫忙的。
鄭觀音看到李承宗這個樣子,也很是無奈。
……
“姐姐,陛下對於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