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堂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40章 高句麗找錯了方向,大唐皇長孫,南山堂,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些城池,恐怕沒有那麼容易呢。
並且高句麗距離大唐其實還是挺遠的,唐軍遠道而去,恐怕也是要付出不少的努力才能拿下高句麗。”
近衛三郎想了想,補充了一下自己的意見。
“從地球儀上的情況來看,大唐在北邊目前就只有高句麗能夠給他們帶來一些威脅了。
在南邊,也就是南詔和吐蕃國有一定的戰鬥力。
至於在西域,雖然有一些對手,但是看起來都沒有辦法給大唐帶來致命的傷害。
我覺得這一次大唐出征高句麗,我們應該要做點什麼。
讓大唐朝廷上下都知道倭國跟他們是一條心的。”
蘇我人見不愧是倭國罕見的人才。
他很清楚什麼時候應該為倭國謀取利益。
“時間上可能有點來不及,要不然我們也從難波津那邊安排幾萬人過來,跟著唐軍一起攻打高句麗,肯定可以讓大唐朝廷非常滿意。”
近衛三郎這個說法,雖然很是大膽,但是蘇我人見卻是一點也不介意。
真要是安排幾萬人跟著唐軍出征就能獲得很多好處,那麼以後不用等大唐主動的說什麼,倭國人自己就先動手了。
“從國內安排人員過來可能是來不及了,但是組織在長安城的倭國人為唐軍服務,卻是問題不大。
反正透過這個事情,我們要想辦法提高唐人對倭人的關注度和感激心理。
要不然以後的很多事情,恐怕沒有那麼好做呢。”
蘇我人見看的很清楚。
大唐可不會現在就對倭國人動手。
真要是大唐覺得倭國損害朝廷利益了,那麼絕對是不會手軟的。
“嗯,實在不行我們就在西市的人市之中購買一些奴僕,送給唐軍用來充任民夫。
這對於加深我們倭國跟大唐的關係來說,是非常重要的。”
近衛三郎的這個提議更是大膽。
反正這種事情,他肯定是不會首先提出的。
但是到了需要的時候,他又不會有任何的心慈手軟。
“你這個提議不錯,那我們就這樣子安排吧!”
……
“劉縣令,朝廷要對高句麗用兵了。”
要組建大唐海軍從渤海灣進攻平壤城,肯定是需要調動江南造船廠這邊的力量的。
這麼一來,上海縣這邊自然也是很快就知道了訊息。
“打高句麗,那絕對是眾望所歸,大部分人都是支援的。
我們大唐繼承了隋朝的一些東西,當初隋煬帝在高句麗人手中吃了大虧,如果大唐能夠滅掉高句麗,那麼說明大唐是比隋朝更加強大的國家。”
劉仁軌對於滅掉高句麗背後的意義,顯然也是有著比較深刻的理解。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他早就支援朝廷對高句麗用兵了。
“確實如此,但是我擔心高句麗恐怕沒有那麼容易滅掉了。
跟東突厥這些草原部落不同,高句麗算是一個半農耕半遊牧的國家。
他們不缺少騎兵,同時也透過種植農作物獲得相對穩定的糧食。
最關鍵的是當初隋煬帝給他們送過去了太多的人才了。”
雖然上官儀並沒有親自經歷過隋朝三徵高句麗的場景,但是相關的史書和記載,他是看了不少。
隋煬帝的“資敵”行為,算是給高句麗的發展插上了翅膀啊。
別看隋軍將士直接投降的不是很多,但是伴隨著隋軍將士一起出徵的農夫、匠人,據說有幾十萬人都投降了高句麗。
這些人手的加入,讓高句麗的實力一下子就上升了好幾個臺階。
畢竟不管是哪個時候,相比周邊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