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堂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34章 翻牌子(超大章 求訂閱)),大唐皇長孫,南山堂,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武德十三年的秋天,是一個豐收的秋天。
土豆和地瓜都迎來了豐收。
這讓大唐的糧食問題,得到了非常大程度的解決。
雖然不能說人人都有飯吃,但是餓死人的事情,今年是不需要太擔心了。
“大哥,我稱了一下,總共有三萬兩千三百多斤,三萬多斤啊,我們從來沒有見過這麼多的糧食。”
在隴右道東北邊靠近草原的一處村落,集聚著幾十戶人家。
這裡是藍田縣劉家村的人移民到這裡之後重新建立的村子。
考慮到人生地不熟,大家會有很多的顧慮。
負責移民的官員很是體貼的允許同一個地方的移民聚集在一起。
雖然隴右道的這個劉家村,也有幾戶外姓人。
但是名字還是劉家村。
劉大郎和劉二郎他們原本在藍田縣劉家村就頗有地位,如今更是成為了新的劉家村的村正。
“好!太好了!土豆收完了,我們就可以把住的地方好好的修建一下,今年冬天就不用擔心受凍了。”
劉大郎他們去年才移民,很多東西朝廷雖然也在協助準備。
但是條件肯定是談不上好的。
不過現在吃飯問題解決了,大家也在當地有一些生活經驗了,就可以慢慢的改善一些東西了。
“聽說往東幾百裡有一個大煤礦,那裡有生產蜂窩煤。
今年冬天應該會有商家運輸蜂窩煤來售賣,到時候我們的蜂窩煤爐子也可以用起來了。”
哪怕是臨近草原,劉二郎他們也還是不大習慣燒牛糞。
那種若有若無的味道,不是一般的唐人可以接受的。
“這些自然都是要準備的,不過當務之急是把儲存土豆的地窖給挖好來。
這些土豆可沒有粟米那麼好儲存,沒有地窖的話,到時候壞掉了就可惜了。”
劉大郎手裡拿著一個雞蛋大小的土豆,翻來覆去的看來看去,滿臉喜悅。
“那我們的地窖可得修建的大一點,今年由於種子的原因,我們只種植了二十畝的土豆。
明年的話完全可以種上一百多畝。
到時候的土豆都能堆成山了。”
劉二郎的眼神中充滿著對外來的期待。
作為一個農夫,他從來沒有想象過自己有一天也會糧食多的放不下。
一百畝的土豆,預計可以出產十萬斤以上的土豆。
這個數量,完全超出了他們的想象。
“嗯,地窖是要修建的大一點,不過我們的土豆也不能全部都儲存起來。
最好就是能夠留下種子之後,把其他的都售賣出去。
如今我們這些地方的土豆是不缺少種子了。
但是在關內的許多地方,很多人都是沒有土豆種子可以用的。
這種情況下,我們的土豆肯定可以賣出比粟米更高很多的價格。”
劉大郎的眼光還是不錯的。
知道利用這個時間差,先掙一筆錢。
糧食儲備雖然很重要,但是大唐現在不缺糧食,只要手中有錢,就能買到糧。
再說了,土豆的產量這麼高。
等到明年進一步的擴大種植規模之後,土豆的價格肯定會大幅度的下降。
不說高於粟米的價格,就是能夠跟粟米價格持平,都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了。
畢竟大家的產量差異擺在那裡。
“這倒也是呢,明天就是附近小鎮的集市,到時候我們拉一批土豆去售賣,也好換一點東西回來。”
劉二郎心中開始盤算著自己明天換了錢財之後,應該新增一些什麼東西。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