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堂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13章 滅突厥,大唐皇長孫,南山堂,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不可能發生的。
“經過這段時間的學習,我們的使臣隊伍裡頭,大家對於基本的佛經的讀寫都沒有太大的問題了。
但是我隱約覺得大唐現在其實是在打壓佛教的,反倒是道教在大唐的發展要更加順利。
大唐既然願意讓我們學習佛經,你說有沒有可能讓我們也去學習道家的本領呢?”
對於蘇我人見來說,他最在乎的還是倭國使臣隊伍裡頭的人員在長安城的學習問題。
畢竟他們來長安城的目的就是來學習的。
如果花費了大量的錢財,卻是什麼都沒有學習到。
這顯然不是他希望看到的場景。
“一般的道家經典,我們在書鋪裡頭也能學習到。但是更加深入的煉丹之類的法術,恐怕就沒有那麼簡單了。
就以唐人對番邦屬國的鄙視態度,如果沒有大唐朝廷的支援,恐怕是沒有哪個道觀會主動的接納我們的。”
近衛三郎倒是對倭國使臣人員現在面臨的情況很是瞭解。
什麼東西是自己有把握學習到的,什麼東西又是有難度的。
他算是一清二楚了。
“不管如何,我們終歸是要試一試的。除此之外,我們的商鋪也要儘快的開設起來,這才是我們在長安城長久立中的關鍵所在。”
待在長安城,自己的地位雖然是沒有辦法跟難波津相比的。
但是蘇我人見卻是非常喜歡。
所以他一直都希望能長久的留下來。
而這也是倭國使臣裡面大部分人心中的想法。
甚至如果大唐主動的招募這些倭國人的話,估計有一半的人都是願意加入到大唐的。
“行,我儘快去安排。”
……
“定方,這一次出征突厥,陛下是希望一勞永逸的解決草原問題,你有什麼好的建議?”
雖然李靖才是行軍道大總管,不過他也很清楚,蘇定方深的李承宗信任。
所以在行軍途中,也願意聽一聽蘇定方的意見。
“大總管,這一次我們攜帶的六管女菩薩的數量比之前多了好幾倍。
雖然分散在幾個方向上,但是不管是哪一路大軍碰到了突厥人,都能輕易的打敗他們。
反觀突厥內部,頡利可汗和突利小可汗的人馬已經打的好幾場大戰了。
如今正是突厥人最虛弱的時候,我們打敗他們是沒有任何問題的。
只不過要一勞永逸的解決這些問題的話,我覺得還是需要一些創新性的方法。”
蘇定方雖然只是一個武將,但是他不是那種只知道舞刀弄槍的人。
他的抱負顯然也不只是做一個衝鋒陷陣的將軍。
“哦,你有什麼創新性的提議嗎?”
“我有幾個初步的想法,其中一個是陛下已經在實施的,那就是在各個邊疆地區移民。
這個措施雖然跟秦漢時期實施的軍屯有一些類似,但是又有很多改進。
我覺得到時候可以在草原上推廣這一個措施。
每隔一段距離,就設定一個移民點。
在不同的移民點之間,儘量修建水泥道路,推廣土豆或者地瓜的種植,解決糧食問題。
與此同時,大規模的養殖綿羊,為羊毛作坊提供充足的羊毛。
這羊毛的用處是非常巨大的,大唐對於羊毛的需求更是旺盛無比。
一旦這個方案得到實施之後,不僅可以解決移民點的百姓的吃飯問題,還可以解決他們的富裕問題。”
行軍途中是比較枯燥的。
蘇定方倒是很樂意跟李靖交流一下自己治理北方草原的想法。
出征之前,李承宗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