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堂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89章 打穀機,大唐皇長孫,南山堂,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參觀、試用過。
那種腳踏式的簡單規格,雖然放在後世是落後的存在。
但是一個人操作打穀機,就可以對應三個人甚至四個人割稻子的速度。
這打穀子的效率,一下就提高了三四倍。
對於節約人力來說,效果還是非常不錯的。
特別是趕上了下大雨或者天氣很不好,需要搶收成的時候,差距就更加明顯了。
……
“陛下,,這個打穀機製作的如此簡單,真的有效果嗎?”
說幹就幹,本來就是微服私訪,沒有什麼正式的目的。
意外的察覺到了收稻穀的效率需要提高之後,李承宗一行人立馬就去渭水新城那邊忙碌了起來。
不過,原本以為李承宗設計出來的打穀機會讓人眼睛一亮。
結果看到圖紙以及加工到了一半的半成品,馬周卻是感到有點失望。
這個東西,看起來很簡單啊。
“馬周,這東西好看不好看不重要,重要的是好不好用。
雖然打穀機很是簡陋,看起來不起眼。
但是正因為它很簡陋,這反而是它的優點了。
要不然那麼複雜、精密的打穀機,怎麼推廣到全國各地呢?”
在李承宗看來,打穀機這種東西,在滿足需求的情況下,肯定是越簡單越好。
簡單就意味著方便大規模的推廣,意味著製作的成本不是很高。
打穀機如果很好,但是成本很貴的話,那也是沒有什麼意義的。
就像是後世大家都知道聯合收割機是個好東西,但是要全面普及還是有點問題的。
歸根結底,大家還是要看錢過日子。
要不然不需要考慮錢財的話,大家還去種什麼稻穀?
直接去城裡面當地主老爺不舒服嗎?
“陛下,渭水新城附近就有水稻田,不妨我們找幾個農夫運輸幾馬車的稻子過來,等會立馬就可以直接看到打穀機好不好用了,效果如何了了?”
褚遂良雖然沒有跟馬週一樣提出什麼質疑。
但是他顯然也是很好奇這個打穀機是不是真的那麼好用。
“這個主意不錯,今天就讓大家看看效果!”
眼下就是收稻子的時候,要是能夠在幾天內先在周邊普及一下,顯然是最好不過了。
所以李承宗沒有任何的猶豫,就安排人去幹活了。
很快的,等到幾輛馬車運輸者稻穀來到了大家面前的時候,第一臺手工打造的打穀機已經順利的完工了。
一個可以旋轉的滾筒,主要材質是木頭,中間用來跟稻穗碰撞的地方是一個個鐵鉤。
除了旋轉部位的軸承算是比較昂貴的零件,其他都算是不費錢。
當然了,不管費錢不費錢,跟現在大家使用的木框相比,肯定是要貴一些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