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堂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74章 降低農稅,大唐皇長孫,南山堂,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如果說武德十七年的第一項聖旨對文武百官的影響非常深遠,那麼緊接著而來的第二項聖旨,則是深深的影響著廣大的普通百姓。
“農稅減半,永不加賦!”
看起來非常簡單的八個字,卻是讓李承宗的支援率一下子就爆表了。
千百年來,中原王朝都是一個農業國家。
在大唐之前,農稅基本上佔據了國家賦稅收入的九成以上。
歷朝歷代的官府,對於官員的重要考核指標之一就是賦稅的徵收和變化。
為了完成賦稅任務,各個地方官員都在想著怎麼從百姓手中更多的收錢回來。
現在朝廷居然主動地降稅。
還不是降得一點點,這就難怪引起那麼大的轟動。
“大郎,陛下這一手,你看明白了沒有?”
蕭府之中,蕭瑀又在調教自己的兒子了。
蕭銳這些年的成長很快,但是凡事都怕比較。
蕭瑀認識的人就沒有幾個簡單的,其中李承宗這個當今天子更是怪胎。
也就難怪他總是對自己的兒子不大滿意了。
“阿耶,你是說必陛下改革三省六部制和軍制,還有降低農稅的事情嗎?”
蕭銳對自己的父親太瞭解了。
很顯然,對方這個時候是又要給自己上課了。
所以有些事情,倒不如自己主動的給出臺階,讓自己阿耶能夠有發揮的舞臺。
“沒錯,就是這個事情,你從中領悟到了什麼嗎?”
“陛下在改革的同時降低農戶的賦稅,這麼一來,所有的農戶肯定都是會支援陛下,並且發自內心的擁護陛下。
我朝的百姓,賦稅本來就繳納的不是很多,已經比前朝要幸福了。
如今陛下再次降低交稅比例之後,我朝的農戶繳納的賦稅,是歷朝歷代當中最低的。
農業是國家的根本,農戶的穩定和支援也是大唐穩定和發展的重要力量。
陛下把佔據人口最多數的農戶死死地拉在了自己那一邊,那麼其餘的改革阻力立馬就變小了很多。
再加上這次的軍制和三省六部制度的改革,本身也沒有損害太多人的利益,反倒是多了不少崗位之後,許多人獲得了新的機會。
基本上,這麼下去,今年的改革肯定是可以非常順利的推進下去了。”
蕭銳看出了自家阿耶對自己能力的不信任,所以很是想好好的表現一把。
蕭瑀問的這個問題,難度並不算特別的高。
所以他倒也是能夠很快的回答出來。
“你說的沒有錯,但是其實這個事情背後,其實還蘊含了另外的一層意思,你可知道?”
對於蕭銳的回答,蕭瑀還是比較滿意的。
不過,他覺得也有必要再進一步的點撥一下。
“還有更加深層次的意思?”
“當然了!農稅佔據大唐賦稅收入的比例,每年都在下降,這意味著什麼?
這意味著陛下堅持發展工商業,堅持發展海貿,堅持修建各種道路和作坊的國策是完全正確的啊。
這麼下去,大唐將來完全廢除農戶的稅收都是有可能人。
如果真的是這樣,陛下必定將成為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千古一帝!”
蕭瑀此時心中對李承宗也是非常的佩服。
雖然兩個人的政治觀點不完全一樣,但是李承宗展現出來的能力和水平,蕭瑀是心服口服的。
華夏大地,還從來沒有今日這般繁榮昌盛過。
“這麼說來,我們蕭家繼續跟隨陛下的步伐,投入到更多的作坊之中,也是完全正確的咯。”
“那是自然!今後我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