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堂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03章 直奔伏俟城,大唐皇長孫,南山堂,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伏俟城市吐谷渾的都城。
說是都城,其實除了四周有一個低矮的城牆,其實跟一般的大唐城池還是挺不一樣的。
吐谷渾所在的地方,居住的畢竟都是遊牧民族。
哪怕是受到了中原王朝的影響,開始修建城池了。
那也是東施效顰,學的不倫不類。
在伏俟城內,甚至還有一些人居住在帳篷裡頭。
李承宗帶著五千渭水新城護衛隊,從涼州出發之後,就直奔伏俟城而去。
這算是距離大唐最近的一座吐谷渾大城了。
而吐谷渾這一次入侵大唐的幾個州府,普遍都是在伏俟城東南方向,相當於後世蘭州和西寧之間南邊的那一片區域。
只要唐軍來到伏俟城外,訊息很快就可以傳到前方的軍中。
“世子,這一路上過來,除了兩三個大一點的部落反抗強烈一點,其他根本就不是我們的對手啊。”
薛萬徹心情非常激動。
進入到吐谷渾的領土之後,大家就變的比較緊張。
不過越是這個時候,殺戮可以緩解他們的緊張。
吐谷渾估計怎麼都沒有想到這個時候,唐軍居然那麼大的膽子,放著那幾座城池不救援,直接朝著伏俟城出兵。
所以這一路而來,根本就沒有什麼吐谷渾的正規軍。
直到大軍逼近伏俟城,情況才開始有了一些變化。
但是吐谷渾的這些人手,仍然不足以阻擋渭水新城護衛隊。
“伏俟城距離涼州、甘州、河州等地太近了,這對我們的絲綢之路會造成嚴重的威脅。
並且伏俟城跟其他的吐谷渾城池不一樣,它的旁邊就是青海湖,這麼一個好地方,可不能一直掌控在吐谷渾人手中。
這一次我們出兵吐谷渾,至少要把這一塊地方先佔據下來,讓我們跟高原之間的邊疆,向前推動幾百裡。”
李承宗覺得吐谷渾這種國家,根本就沒有存在的必要。
以前的時候,中原王朝覺得吐谷渾的土地雖然很廣闊,但是在那邊沒有什麼值得大家羨慕的資源。
所以對於長期佔領這種地方,積極性不是很高。
事實上,中原王朝沒有怎麼佔據住的地方,往往都是大家認為重要性不是很高的地方。
只有軍事意義,沒有經濟意義的話,這種佔領就很難持久。
特別是到了王朝末期,朝廷的經濟比較緊張,這種地方就更加難以守住了。
“要是放在以前,世子要實現這個目的還是非常困難的,但是現在有了羊毛和茶磚,我覺得難度要變簡單很多了。
並且我聽說吐谷渾那邊是有鹽礦的,如果我們能夠佔據吐谷渾的鹽礦,對於控制西北草原是有非常大的幫助的。”
馬周對這一次的出征,也是充滿了信心。
雖然行動沒有得到朝廷的承認,但是隻要功勞夠大,大不了就功過相抵,不至於有生命危險。
“沒錯!吐谷渾這塊土地,完全可以變成一大片的牧場,成為我大唐羊毛的重要來源。
到時候讓陛下給各個勳貴各上次幾萬畝、幾十萬畝的草場,讓大家安排人手來這裡養羊,效果應該很不錯。”
李承宗覺得給勳貴封上土地這種傳統的做法,其實沒有必要丟下。
雖然這種方法有很多的問題,但是如果賞賜的土地都是在邊疆的話,情況就不同了。
勳貴們往往掌握了比較多的資源,他們有實力去開發這裡的土地。
並且他們掌握著朝中的權利,哪怕是為了維護自己的私人利益,他們都不會願意放棄這些邊疆之地。
無形之中,就為朝廷的疆域守護做了貢獻。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