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堂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89章 李世民要撐孔穎達?,大唐皇長孫,南山堂,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是第一生產力啊,原本的紙張那麼的昂貴,普通人根本就買不起書籍,沒有機會讀書。
等到我們在廣州和登州、明州的造紙作坊全部投產以後,大唐的紙張價格將會下降到一個許多人都能接受的程度。”
造紙需要消耗大量的木材或者竹子之類的原材料。
長安城顯然不是最佳的造紙作坊設立之地。
所以李承宗在見識到了造紙作坊的效率提升之後,立馬就安排人去外地設立造紙作坊。
從河北迴來的途中,李承宗其實就是在重新反思自己的行動。
對於他來說,錢財不是最重要的,影響力才是最重要的。
如果天下人都覺得李承宗是大唐將來最適合的皇位繼承者,而他自己又在各方面擁有巨大的影響力。
那麼哪怕是玄武門之變正常發生,他都有辦法翻盤。
更不用說他不可能放任著玄武門之變再發生。
李世民會有一些不該有的念頭,出來身邊的人的推動,更多的是因為東宮的實力和影響力,沒有比秦王府高到哪裡去。
甚至還有所不如。
這麼一來,李世民自然就會有比較強烈的不該有的想法。
一旦李承宗透過各種努力,在軍隊、商業等方面都擁有巨大的影響力的話,情況可能就有所不同了。
所以這段時間李承宗的做法在調整。
比如棉花種植,他就準備把這一塊的利潤讓所有的勳貴世家一起分享。
只有這樣才能最大程度的推廣棉花種植。
再比如一直在準備的羊毛收購,後續也會有其他的動作。
至於這一次的造紙,他雖然沒有準備公開相關的技術。
但是也不怕把作坊放在外地之後,技術會洩密。
當然了,像是水晶製作這樣的東西,還是要握在自己手中的。
這是實實在在的印鈔機啊。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世子您這個說法還真是很有道理呢。
這一次孔穎達上躥下跳,我們直接豎起了科學的大旗,讓他感受到對儒學的威脅。
不過這兩天我們的《一萬個為什麼》這本書的出庫資料,有點異常呢。”
“有點異常?是那麼快就賣不動了嗎?”
“不,不是賣不動了,而是賣的太好了!一天的銷量比之前好幾天加起來的都要高。
我初步的統計了一下,到現在為止這本書已經賣出去兩萬本了,長安城裡的需求應該已經都滿足了才對。
但是現在卻是反而銷量在增加,讓人感到奇怪。”
“如果這樣的話,十有八九是有人在背後囤貨!”
“囤積居奇?倒買倒賣?還真是有這個可能。等會我安排人去調查一下那些買家,看看到底是怎麼回事。
如果有人想要藉著這個機會掙大錢,我們肯定不同意。”
馬周覺得有點不爽。
這本書渭水新城造紙作坊幾乎沒有掙錢。
雖然也沒有虧本,但是別人在這裡掙得盆滿缽滿的話,那就很不爽了。
“為什麼不同意?有人願意幫我們把書賣到大唐各地去,那就讓他們忙活去唄?
真要是很掙錢,肯定會有其他商家跟風,到時候利潤肯定會降下來,他們也就折騰一個辛苦錢!”
“啊?這樣嗎?”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