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堂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02章 武德九年來了,大唐皇長孫,南山堂,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武德九年,那是一個春天。
有一個年輕人,在長江之尾畫了一個圈。
上海縣!
這個縣,第一次出現在了大唐的版圖之中。
這個只屬於朝廷管轄的縣,級別已經是跟下州看齊了。
而第一任縣令則是劉仁軌。
新年新氣象,六部如今都已經在快速的運轉起來。
李承宗自然也沒有閒著。
除了正常的按照五年計劃在發展各種事情,李承宗想來想去,準備把上海搞起來。
讓大唐今後的海外貿易能夠進入到一個新的臺階。
不管是王玄策在負責的倭國海貿,還是如今規模還很小的南洋貿易。
都可以說是潛力無限。
再說了,上海這個地方有長江連線,可以溝通大唐大半個江山。
不管是走運河、長江還是大海,都算是大有可為啊。
捕魚業、造船業、海貿,不說其他的,單單有這三個支柱產業,上海縣就能快速的成為大唐各縣的領頭羊。
將來哪怕是長安縣和萬年縣,也壓不住上海縣的風頭。
“師父,這上海縣,不修建城牆嗎?”
東宮之中,劉仁軌正在聆聽著李承宗的教誨。
不過,李承宗說的發展上海縣的事情,卻是每一個都讓劉仁軌感到驚訝。
“上海四周的蘇州、揚州、杭州都是江南富足之地,上海縣現在一窮二白,要把錢財都用在刀刃上。
現在著急忙慌的修建城牆,過個幾年就會發現不夠用了。
然後繼續擴大,又發現不夠用。
如此勞民傷財的事情,還是少做為妙。
如果連上海縣都沒有安全保障,那麼大唐江南地區的治理肯定就已經陷入到混亂之中了。
所以至少在未來十年內,朕沒有修建上海縣城牆的計劃。
至於以後要不要修建,就看情況了。”
李承宗本來想說上海以後都不會修建城牆。
但是想了想,還是沒有把話給說死。
畢竟一座州縣沒有城牆的話,現在的很多人都是不習慣的。
等到以後大家都習慣了就好了。
“師父,按照五年計劃,上海那邊並沒有造船作坊的修建計劃,也沒有其他重要的扶持政策。
那些商人不見得願意去上海那邊做生意呢。”
對於李承宗把自己安排到上海縣的事情,劉仁軌其實是有點不理解的。
他哪裡知道李承宗是想要讓他有基層政府的治理經驗,將來才能更好的坐穩大唐的宰相之位呀。
“商人的嗅覺是最靈敏的,哪裡有利潤,他們就會朝著哪裡全進。
在上海縣的頭三年,各行各業都免稅。
朝廷還會給與上海縣一些特別的政策,徹底的放開對商業的限制。
那些商家哪怕是想要在上海大力的發展鹽鐵茶,官服都會保護他們不受威脅。
並且你想過沒有,上海縣是一個新成立的縣,那裡沒有太多勳貴世家的力量。
到時候各地的人來到上海,就像是一張白紙一樣,聽從你這個上海縣令的安排。
朕相信上海很快就能發展起來的。”
李承宗顯然是想要把上海縣當成是一個改革的試驗地。
大唐很大,要是步子走的太快,很容易出事的。
但是讓劉仁軌這個弟子出面搞一個縣的改革,危險就非常小了。
“師父,徒兒明白了,但是民部現在也是一窮二白,上海那邊更是什麼都沒有。
都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徒兒哪怕是再有本事,去到那裡也沒有辦法發揮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