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堂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17章 欣欣向榮的紡織業,大唐皇長孫,南山堂,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武德六年對於大唐來說,雖然還是有不少的戰事,但是關中地區風調雨順,算是一個不錯的年份。
其實對於百姓來說,只要沒有天災人禍,大多數時候他們是可以頑強的活下去的。
區別只是活得好不好而已。
任何一個王朝的初期,壓迫百姓的事情往往都是會相對少一些的。
經過了戰亂之後,也都會給百姓一些喘息的機會。
大唐自然也不例外。
在武德年間的時候,賦稅是比較低的,商稅壓根就沒有。
並且這個時候的大唐,沒有什麼土地問題。
相反的,人丁不足才是最大的問題。
所以幾乎所有的百姓都分到了屬於自己的土地。
等到秋風吹過,田野中的稻穀、粟米等莊稼,散發出誘人的氣息。
嗯,這只是百姓們自己幻想中的氣息。
對於李承宗來說,他現在最關注的就是棉田的情況。
“世子,初步統計,今年整個關中地區種植了大約八萬畝的棉花,如今都已經進入到了採摘之中。
今年出產的棉花,數量將會是去年的一百多倍。
不過棉花的價格卻是沒有特別明顯的下降,顯然大家都非常看好棉布的前途。”
馬周跟李承宗走在一片已經採摘了一大半的棉田之中,心情很是不錯。
棉花的好處,去年已經證明過了。
要不然今年也不可能會有那麼大面積的增加。
“除了我們的棉布作坊,其他還有哪些棉布作坊修建?”
李承宗不想當聖母婊,但是棉布關係著大唐的穿衣問題,他還真的沒有想過要壟斷它。
事實上,壟斷棉花種植,壟斷棉布生產,也是一個不大現實的問題。
甚至是會引起眾怒的。
這顯然不符合太原郡王府的利益。
“自從我們的棉布作坊願意出售相關的技術之後,太原王氏、范陽盧氏、滎陽鄭氏、清河崔氏、弘農楊氏等世家大族都已經開始修建屬於自己的棉布作坊了。
甚至今年的這些棉田,有一部分是在關中以外的地方種植的。”
馬周知道李承宗很重視棉花種植,所以各方面的調查資訊做的也是非常充足。
“除了棉花種植和棉布紡織,羊毛作坊今年應該也是發展的不錯吧?”
對於此時的大唐,棉布和羊毛線應該算是新興的兩個紡織大項。
肩負著解決大唐將來的穿衣問題的重任。
“如果說棉布作坊發展的還不錯的話,羊毛作坊就算是極好了。
不僅長安城這裡多出了好幾家羊毛作坊,就連涼州、晉陽、幽州等地也有羊毛作坊出現。
如今羊毛已經成為了大唐商家跟草原牧民之間最主要的貿易物資了。
就像是我們的茶磚,今年售賣到草原上的時候,幾乎都是換取對方的羊毛。”
“一下出現了那麼多的羊毛作坊,各地的作坊在招募人手方面,有沒有碰到什麼問題?”
紡織產業在後世是就業大戶。
一些大的工廠,動不動就有幾萬名工人,甚至更多的也有。
雖然大唐的作坊規模不可能跟後世相比,但是參考一下渭水新城羊毛作坊的規模,就知道這個行業還是很費人手的。
“去年由於河北戰亂的原因,出現了很多流民,各地的作坊基本上依靠招募流民就能解決所有的問題。
但是在朝廷的努力之下,各州縣也都在努力的安置流民。
所以後續如果再出現更多的羊毛作坊或者棉布作坊的話,還真是有可能出現用工緊張的局面。”
李承宗會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