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堂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11章 還有這樣子賣鹹魚的?,大唐皇長孫,南山堂,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這些精鹽在西市裡頭,至少都是要賣十幾文錢一斤的。
甚至包裝的好一點的話,賣個上百文錢一斤都是有可能的。
這可跟她們家中吃的粗鹽有明顯不同。
要知道,哪怕是她自己家中吃的品相和口感差很多的粗鹽,兩文錢一斤也買不到啊。
這就是她為什麼說話都在顫抖的原因。
“牌匾上寫了兩文錢一斤,童叟無欺!不過由於我們今天剛剛開業,為了避免後面有人買不到,所以每個人限售五斤。”
夥計的話音剛剛落地,王婆就迫不及待的說:“給我來五斤!”
“我也要五斤!”
劉大娘這個時候也反應過來了。
這是天大的撿便宜的機會啊。
也不知道是這家鹹魚鋪子的東家傻,還是說人家為了打響自己的名氣,故意使出來這麼一招。
但是不管是哪一種情況,對王婆和劉大娘來說,這都是千載難逢的機會。
雖然夥計說了每人限購五斤,但是大不了自己趕緊跑回去之後,讓家裡人再過來買五斤嘛。
這麼好的精鹽,價格還那麼便宜,不說自己買回來之後再轉賣出去能不能掙錢,就是自己吃,也是非常好的呀。
畢竟,精鹽不像是大米,一家五六口人,如果節約一些的話,一個月一斤鹽也是勉強夠了。
只要買個兩次,基本上大半年的食鹽就夠了。
……
酒香不怕巷子深。
這話雖然不完全正確,但是能夠存在,必定是有他的道理的。
這個世界,可不是隻有劉大娘和王婆是聰明人。
其他原本進來看個熱鬧的人,立馬也發現了這家新開的鹹魚鋪子的奧妙。
這麼一來,立馬就是你五斤,五五斤的買了起來。
而那些買了鹹魚之後的客人,也都立馬就呼朋喚友的帶著再次回到了鹹魚鋪子。
這個場面,自然很快就吸引了更多的人進入到店裡面看一看。
畢竟,華夏人看熱鬧的本性,那是從來沒有丟的。
而看熱鬧的時候發現有便宜可以佔,自然也是不會錯過。
哪怕是鹹魚鋪子已經做了畢竟充分的準備,但是場面也很快就變得有點混亂起來。
好在渭水新城那邊送貨的人及時幫忙維持秩序,再加上巡街的不良人和武侯在旁邊盯著,倒也沒有出現什麼大事。
不過,西市裡頭新開了一家鹹魚鋪子,那鹹魚身上的鹽巴比魚的重量都要重。
這個訊息很快就在西市裡頭傳開了。
當然了,大家關注的重點不僅僅是人家的鹽巴比鹹魚本身要重。
大家關注的還是鹹魚身上的鹽巴,質量居然比各個鋪子售賣的粗鹽要好很多。
甚至可以跟人家的精鹽相媲美。
這麼一來,這件事情的影響力立馬就變大了。
這些鹹魚是從哪裡來的?
為什麼人家這麼浪費精鹽?
這些精鹽又是從哪裡來的?
為什麼人家賣的那麼便宜?
這是開業當天的特殊優惠,還是一直都會持續的售價?
各種各樣的問題,充滿了許多人的腦海。
把許多人的心思都吊起來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