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堂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12章 李淵的重視,大唐皇長孫,南山堂,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食鹽行業的大事啊。
雖然食鹽不是大唐官營的產業,但是背後的牽連很大,李淵對此是有著比較深刻的瞭解的。
“大郎從哪裡搞來那麼多的精鹽?難道吐谷渾那裡,盛產精鹽?”
“這個情況,屬下正在調查,想來再過幾天就會有進一步的訊息。”
獨孤雲忍不住擦了擦額頭上的汗水。
終歸還是問到了自己回答不上來的問題啊。
“儘快搞清楚大郎的這些精鹽是怎麼來的,他這樣售賣精鹽,目的是什麼。
難不成他還嫌棄錢太多嗎?”
李淵滿臉不解,恨不得把李承宗拎到跟前,好好的問個明白。
……
“阿耶,我打聽清楚了,那家鹹魚鋪子是皇長孫的產業,我親眼看到渭水新城那邊往鹹魚鋪子補貨。”
蕭銳臉色有點難看的給蕭瑀彙報情況。
作為江南有數的世家,蕭家的產業涉及的非常廣。
像是鹹魚和鹽巴,這些東西他們家都是有涉及的。
畢竟,江南地區河流湖泊密佈,漁業資源畢竟豐富。
並且沿海地區的漁業資源也很豐富。
雖然捕魚技術比較落後,但是每年還是可以產出不少海魚的。
至於鹽巴,雖然海水製鹽的技術還不成熟,但是江南地區已經有一些非常小規模的應用了。
當然了,目前只能利用海水製作粗鹽,精鹽的話還是要依靠井鹽。
“之前我聽說吐谷渾那邊是產鹽的,我們大唐的鹽商在北方草原能夠有一些生意,但是在西北那邊,卻是發展很緩慢。
不過吐谷渾的鹽巴產量很是有限,不可能供皇長孫那樣浪費啊。”
蕭瑀臉上也是露出了不解的神情。
“皇長孫不是把伏俟城給佔據了嗎?會不會是那裡有倉庫中堆積了比較多的鹽巴?”
“哪怕是如此,也沒有必要這樣子搞成鹹魚來噁心大家啊?”
蕭瑀這麼一反駁,蕭銳就不知道要該說什麼了。
“阿耶,其實這個鹹魚鋪子,雖然給我們的鹹魚售賣帶來了一些影響,但是影響最大的是精鹽鋪子。
我們家雖然也有賣鹽的鋪子,但是在長安城裡頭的影響無足輕重。
真正影響大的應該是滎陽鄭氏。
而滎陽鄭氏跟東宮的關係一直都算是不錯的。
就連太子妃娘娘也是滎陽鄭氏出身。
皇長孫這麼搞,豈不是自己給自己挖坑?”
蕭銳的腦子倒也是轉的很快。
“這件事的影響,對我們家來說確實比較有限。
搞不清楚情況,就先別輕舉妄動,我們再觀望幾天吧。”
以靜制動,這個時候,顯然是一個不是辦法的辦法。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