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堂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34章 還真的要加稅啊,大唐皇長孫,南山堂,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大郎,朕可是聽說渭水新城旗下有不少的作坊,不管是水晶製品還是造紙,亦或是羊毛線和棉布,還是說伏俟城那邊的精鹽,可都是你的重要財源。

這朝廷要徵收商稅的話,可是要一視同仁的哦。”

李淵這話就差沒有直接說,你提議徵收商稅,豈不是揮刀自宮?

這個情況,你就沒有想到過嗎?

大唐現在最大的商家,雖然不確定是不是你李承宗。

但是你李承宗,絕對算是大唐的大商家。

並且,其他世家大族雖然擁有很多商業,但是他們有許多辦法來規避徵稅。

可李承宗的產業,被無數人盯著。

一旦朝廷真的要徵收商稅的話,是不可能逃得走的。

“阿翁,您說的沒有錯,這些都是孫兒的重要財源。

不過,孫兒的東西,就是陛下的東西。

陛下的東西,就是大唐的東西。

反過來,這也是一樣成立的。

只要能夠給朝廷做貢獻,孫兒就是多繳納一些商稅,又能算什麼呢?”

李承宗這話一出口,李淵立馬就感動了。

真是自己的好孫兒啊。

如此的大公無私。

“陛下,商稅的徵收,對於提高朝廷的賦稅收入,肯定是有好處的。

但是要把商稅徵收上來,估計是非常困難的。”

鄭善果作為民部尚書,自然是支援徵收商稅的。

但是作為滎陽鄭氏的子弟,他肯定是不希望朝廷徵收商稅的。

所以此時此刻,他提出了一個很是客觀的困難。

徵稅,也是需要成本的。

為什麼各個朝代都喜歡對農戶徵稅呢?

就是因為這些人天天都困在那一畝三分地上,一輩子都活在那一個小空間裡頭。

想要逃都沒有地方逃。

胥吏去徵收賦稅,他們除了老老實實的繳納,沒有什麼太多的辦法。

但是商人就不一樣了。

除了那些鋪子固定不便之後,許多商家都是常年在各地奔走的。

這要向他們徵收賦稅,那有那麼容易呢?

人家又憑什麼老老實實的交稅呢?

“阿翁,鄭尚書說的很有道理,為了解決收稅的問題,孫兒這一次要主動的要個官了。”

“嗯?你要什麼官?”

要是別人說這話,李淵肯定是勃然大怒的。

但是李承宗的話,情況就不一樣了。

“朝廷要加商稅,肯定就要制定一些列的稅收規範,並且要有人確實的去落實。

依靠現在的徵稅體制,顯然是很難完成這個任務的。

所以孫兒提議朝廷再設立一個尚書省下面再設立一個稅務總局,負責徵收大唐全國的商稅。”

李承宗沒有把農業稅也放到稅務總局的權利範圍之內。

因為在他看來,農業稅遲早是需要取締的。

只不過現在時候未到。

“稅務總局?說來說去,你的提議就是朝廷還是需要加稅?”

此時此刻,李淵有點猶豫了。

這是一個好事還是壞事呢?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家有五小寶:相公好凶猛(大結局)

藍小鬱

大唐:李世民的頭號打手

黑五類

綜影世界奪美,我繫結了主角

一點飛上天

大明孽子

南山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