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堂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48章 小鎮風采,大唐皇長孫,南山堂,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邊的香料很快就會大量的湧入。

這種情況下,如果我們不能給香料找到更大的市場,那麼香料的價格很快就會斷崖式的下跌。

這對於吸引更多的人出海冒險,是沒有好處的。”

李承宗不介意出海的商家掙大錢。

反正所有的錢財都是要繳納賦稅的。

最大的贏家,最終一定會是朝廷。

相反的,如果商人出海掙不到錢,這才是麻煩的。

無利不起早。

沒有錢掙的情況下,大家出海的熱情自然就不高了。

“大郎你既然如此有信心,那大膽的去做也是可以的。”

李淵倒不是要打擊李承宗的熱情。

只是按照正常思路把自己的擔憂說了出來。

“陛下,那些胡人好像回來了。”

就在李承宗跟李淵說話的時候,小鎮外面有了動靜。

席君買立馬就把情況給搞明白了。

“去打聽一下,看看剛剛是什麼情況。”

……

“陛下,有六個馬賊在小鎮北面五六里處截殺了一個商隊,不過被小鎮的人給攔下來了。

最終馬賊都被殺了,商隊的人死了幾個。

小鎮出去救援的人,倒是非常幸運的一個都沒有死傷。”

席君買的辦事效率還是非常高的。

很快就把情況打聽清楚了。

“大郎,看來涼州城四周的胡人,已經不能等同於一般的突厥人、薛延陀人了。

要是教化的好,未嘗不能為我大唐所用啊。”

李淵對於這個結果頗感意外。

沒想到這幫胡人居然這麼積極的維護秩序。

要知道,這種事情正常來說是官府應該做的。

那些馬賊基本上都是胡人,算是跟他們同宗同族。

“消化吸收一批胡人自然是很有必要的,不過邊疆地區的胡人比例還是要儘可能的降低。

孫兒準備到時候從邊疆各地抽調一批胡人去到江南道和嶺南道,那裡種植水稻等莊稼,還是需要大量人手的。”

李承宗準備這一次回到長安城之後,就開始安排大規模的農場建設。

工業革命時期的各種種植園,完全可以搞起來。

大唐現在不確地,缺的是幹活的人和把產出轉化為錢財的能力。

“涉及到移民,問題會變得很複雜。”

“只要有足夠的利益,只要讓大家主動地加入到移民的隊伍,這個事情就不復雜了。”

“高句麗那邊的人口挺多的,比草原上要多很多。如果可以的話,我覺得把高句麗人俘虜了,然後送到江南道各處,應該會比草原上那些胡人更好用。”

李淵突然提到高句麗,倒是讓李承宗愣了一下。

看來楊廣三徵高句麗,給大唐留下了挺大的影響啊。

“阿翁,您放心!高句麗,孫兒遲早是要滅了他們,東北那麼好的一片土地,肯定是需要納入到我大唐管轄的。”

唐朝是取代隋朝而成立的。

如果能夠滅掉高句麗,顯然是有著非常尋常的意義的。

這一點,李承宗自然能夠意識到。

“高句麗不是一般的小國,倒也不用著急。”

李淵生怕李承宗操之過急,到時候讓大唐也走了隋朝的後路。

那就不好了!

“最多五年,大唐四周的各個國家,都將不存在!”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家有五小寶:相公好凶猛(大結局)

藍小鬱

大唐:李世民的頭號打手

黑五類

綜影世界奪美,我繫結了主角

一點飛上天

大明孽子

南山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