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堂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52章 報業時代,大唐皇長孫,南山堂,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在看來,這個玩意不一定是賠錢的啊。
東西兩市有那麼多的鋪子,整個大唐有許多的作坊。
只要這些鋪子和作坊願意在報紙上打廣告,這報紙就不會虧本。
最關鍵的是我發現報紙這個東西,會影響輿論啊。
伴隨著識字的人越來越多,對輿論的影響就會越來越大。”
孔穎達這話,基本上就意味著他已經同意了杜構的提議了。
事實上這麼新鮮的東西冒出來,肯定會引起許多人的關注的。
報紙這個東西其實沒有什麼門檻。
這年頭又不像是後世,需要上面審批。
當然了,以後是不是也需要審批,那是以後的事情了。
“是啊,所以我覺得這一次我們要抓緊,最好就是能夠超越《大唐報》和《長安報》,讓我們國子學旗下的報紙,成為大唐最有名的報紙。
到時候我們就可以在報紙上宣揚我們自己的思想,打壓科學這個東西。”
杜構慢慢的發現了拜師孔穎達的好處,所以也是隔三差五的跟在孔穎達身邊。
雖然京兆杜氏也是一個大家族。
但是影響力跟曲阜孔氏比起來,還是差了比較多的。
“嗯,報紙這個事情,就交給你去負責,具體的印刷可以讓曲阜書鋪那邊的掌櫃幫你搞定。
但是各種稿紙相關的內容,你就召集國子學裡頭的學員去研究。
總之這一次我們的《儒學報》,一定不能落後太多。”
孔穎達這話,意味著大唐的報業時代,正式開始了。
三家入場之後,肯定會有更多的人入場。
雖然市場不需要那麼多,但是對於報業的發展卻是非常有利的。
相當於有資本進來,推動報業發展。
……
長安城各個酒肆,這段時間出現了一個新的職業。
讀報人!
客人在酒肆裡頭喝酒吃飯,掌櫃就會僱傭一個人在酒肆裡頭讀報。
一方面,大唐大部分人還是不識字的,他們不具備自己讀報的能力。
另外一方面,雖然一文錢一斤是虧本價了,但是對於大部分人來說,花費一文錢去買報紙,還是一件非常奢侈的事情。
所以讀報人出現之後,很快就受到了歡飲。
一些中端的酒肆,更是喜歡這樣的存在。
甚至連一些茶館,也開始僱傭讀報人在那裡幹活了。
無形之中,三百六十行中又多了一行。
而這也讓更多的人見識到了讀書識字的好處。
無形之間,長安城百姓們願意讓自己子女讀書識字的人數,就上升了一大波。
讀書的好處,讀報的好處,都會慢慢的顯現出來。
大家都不傻,自然會做出正確的選擇。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