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56 章 先四十年與後四十年
顧四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 256 章 先四十年與後四十年,[大唐]武皇第一女官,顧四木,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日,專門商討這件事一—
在吐蕃,或者說整個西域。
究竟要做到什麼程度,未來數十年的大規劃到底是什麼?
知道想做到什麼程度,才不會偏離努力的方向。
總不能完全沒有規劃,只低著頭走路,走的也很累,走半天發現……哎?走偏了,走溝裡去了。
曜初手裡拿了一支筆,把這場談話的每一句都記了下來。
姜沃先拿起的是《自太宗皇帝設立尹州起,四十年來大唐在西域的經略總結》
過去四十年,大唐在西域的經營,真堪稱是步步為營。
說來,二鳳皇帝的一生,幾乎都被戰事所貫穿,從十幾歲從軍,一直到貞觀最後幾年,從未停下過南征北戰的腳步。
看起來,先帝是一會東征,一會兒西討,一時北伐,一時鎮南……但其實,若問起當年先帝所有的戰事,能不能換一個順序——
那絕不能。
太宗皇帝在軍事上的高度,並不只在於戰戰克敵制勝,更在於他安排這些戰事的節奏!
裴行儉在公文中提出了一個概念:其實,大唐從開國至今,一直都在自保和防禦。
姜沃看到‘自保’和‘防禦’兩個詞:……
自保成天可汗,防禦到疆土萬里了是吧。
問一問周邊四夷同不同意這個觀點吧。
不過再往下看去,姜沃就明
白了裴行儉的意思,先帝的征戰很有次序——
貞觀三年,集大軍之力,先打東突厥。這是必須的,因東突厥就在大唐的正北邊,是真的能打到關中來,具有滅國威脅的。
武德年間門,大唐曾連著被東突厥欺負了五年,年年都被搶到家門口,把高祖李淵整的都讓人去勘察秦嶺之南,準備遷都算了。
但當時先帝請奏制止了此事。然後在登基的第三年,滅掉了東突厥。
而東突厥滅後第二年,二鳳皇帝就開始著手經營西域:從貞觀四年第一次設定伊州都督府(新疆哈密),到貞觀十四年最終滅高昌國,設立西州、庭州都督府。
自此,大唐在西域擁有了第一道屏障:伊、西、庭三州。
此三州通歸於安西都護府管轄。
媚娘站在輿圖前:“如此說來,是為了自保和防禦。有此三州,才能將大唐勢力嵌入了西域之地,免於受到雙面夾擊——畢竟若是西域和北境能勾連成片,大唐危矣。”
而此時,媚娘和姜沃對視一眼,同時想到了一件事。
那時候她們還特別年輕,哪怕親歷過,也不能完全看懂這些朝局。
貞觀十四年,她們在掖庭中聽宮女們說起先帝堅持滅高昌國之事——大軍浩浩蕩蕩行軍五個月也要去打高昌,過後還非要在此地設都督府,收歸大唐所有,當時朝臣們反對聲很大。
可如今看來,先帝這步棋,走的一點都沒錯。
正是因為有了這三州,才有了大唐經營西域的基礎。從貞觀十四年到貞觀末年,先帝陸續再滅焉耆、龜茲等國,起安西四鎮。至此,大唐在西域構築起了第二道防線。
之後,皇帝登基,在西域的經營上,順著先帝的路繼續走——蘇定方大將軍滅西突厥,安西都護府西遷,繼續擴大在西域的影響力,加固了這第二道防線。正是因為大唐這四十年的經營,裴行儉此番才能‘就地取材’,一呼萬應,直接在原本西突厥的大本營,拿下突厥的可汗!
以上,便是大唐對西域的四十年經營的大略總結。
姜沃仰頭看著輿圖:是大唐有幸,曾有太宗皇帝。
他在位雖只有二十三年,但卻為大唐中原腹地不斷疊甲,構築了一道道防線——
安西四鎮所鎮守的西南疆安穩,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