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 姜相結黨 與太子‘剖心論朝堂’……
顧四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196. 姜相結黨 與太子‘剖心論朝堂’……,[大唐]武皇第一女官,顧四木,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咸亨二年正月。
太極宮。
太史局。
姜沃站在窗前,能聽見廊下掛著的‘佔風鐸’發出奇特金玉相碰聲響。
風角佔,聽風而辨。亦是術數五行佔的一種,起自殷商,盛於兩漢。可用來占卜氣候。
姜沃閉眼傾聽了片刻。
雖多年立身朝堂,但師門的佔術本行她並沒有忘記。
半晌,她才開口道:“今冬無雪,只怕關中有旱災。”
說到旱災,不光她眉頭緊鎖,李淳風如今那一向萬事不在意的神態,也凝重起來。
姜沃也是到了大唐後,才真切瞭解‘旱災’的可怕。
是白紙黑字觸目驚心的‘井泉多涸,疫病者多’,也是‘種粒皆盡,人多流亡。’
太史局的本職工作之一便是掌歲日曆法、風雲氣候。自年前入冬無雪以來,李淳風也一直在觀測天象氣候。
此時點著桌上厚厚一摞寫滿了測算之數的紙頁道:“關中或有旱,但觀之,尚不至史書中‘久旱大旱牽連數郡’的情形。”
之後李淳風又問起關中各地糧倉儲備。
姜沃一一回答,她是慣常用資料來回答問題的——
“如今南面稻米豐稔,比之貞觀十六年,歲運至關中二十萬石,至今歲已有三百萬石。”
說來,唐朝恰好是稻米這一農作物重要性節節攀升的朝代,之後取代了粟成為主要農作物。而占城稻的發現和育種,又加速了這一過程。
比起原本的大田農作物構成,多了一種產量高的主流農作物,自然是多了一重預備‘水旱’之災的保障。
故而戶部新上任的岑尚書還說了一句:“自江淮、潭桂等州,再至原本偏荒的愛州、振州等地,如今凡稻米熟便可旁資數道。”
“故天下大計,仰於東南。”[1]
一點點盤算過北地諸重要糧倉,姜沃心下稍安。
也算是手有餘糧心不慌吧。
李淳風雖知朝廷應當已經想到了,但還是忍不住提醒了一句:“若有旱災,還要防疫病。”
姜沃轉身道:“都有預備。先帝於貞觀初年就曾下詔:天下各州都要下派太醫署的醫官去,八品醫博士一人,學生十數人。”
“除了教授太醫署的正規《醫典》,每年還要按照要求,備下常用的藥材丸藥,儲於官衙中,就是為了防備疫症。”
“此詔令,從先帝年間頒下至今,太醫署一直未有懈怠。”主要是自打姜沃到了吏部,把這一項當作太醫署的重點考核指標了。
跟官位考功和俸祿掛鉤,太醫署立刻提高了重視意識。
李淳風頷首道:“果然是先帝之英明神武,高瞻遠矚。”
姜沃:……她不信師父不知道此事,這會子特意提一遍,大概就是找機會再誇一遍先帝吧。
雖今冬無雪,但氣候倒是冷的驚人。
姜沃為了心算風角佔,在窗前站了片刻。此時退回爐火旁,冷熱交替,她都不禁打了寒戰。
李淳風原本就在烹茶,見此遞給她一盞熱茶,囑咐道:“先等一等再喝,不要才灌了一腔冷風,又喝熱茶。”
姜沃就先捧著茶暖手。
見她抱著茶杯坐在自己對面,似乎在出神,李淳風就屈指叩了叩桌子問道:“說過了朝堂事,說說你自己吧。”
他們師徒兩人說話,與英國公囑咐姜沃還不同。
李淳風是一點兒也不婉轉也不含蓄,直接對弟子道:“若依舊是二聖臨朝的朝局,英國公去後,這尚書左僕射之位你接過來也無妨。橫豎二聖都信重你。”
“但現在卻是東宮監國,皇后垂簾……這尚書左僕射之位,不,不如連尚書省和吏部的官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