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納諫 正是為了姜相的名聲啊!……
顧四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太子納諫 正是為了姜相的名聲啊!……,[大唐]武皇第一女官,顧四木,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時吏部選人也很慎重,生怕硬生生攤派下去的人,來個非暴力不合作,便耽擱了兩個月,先由當地長史代任。
後來狄仁傑主動請命就任。
而李敬玄作為御史,又總站在世家的角度看問題,見此情形,很快提出了對吏部‘資考授官’的質疑——畢竟‘資考授官’裡有一條就是讓候選官據才自擇官位報考。
李敬玄便就此上書道,會出現這種情況,正是資考授官的缺陷之一。
因過分重視對於才幹的考核,就會忽略了對官員德行的考量。
好似就因為資考授官,令官員們失去了‘高尚情操奉獻精神’一般。李敬玄的議事裡,也曾提出參考‘舊禮’亦按‘德名’選人,隱藏的還是過去世家舉薦人的那一套。
姜沃當時就心道:狄仁傑沒主動去寧州之前,這位御史怎麼也不上這封奏疏。
大概是怕自己被點去寧州吧。
於是,三月初一大朝會,李敬玄在朝上站出來質問她時,姜沃立刻就想到了這封奏疏:這次可要成全他。
說到底,李敬玄為官‘不憚寒暑,略無缺職’的勤謹,是要保住自己官位(而且是京中清貴官位)的勤謹。
而王神玉的不勤和消極怠工卻也是在保住官位上。真需要他為朝堂做事的時候,他頂住了壓力——
當年王老尚書、姜沃與裴行儉在洛陽行吏部考官的改革,王神玉可是一個人在長安頂著。
比起李敬玄這樣的‘勤’,姜沃更願意朝上都是王神玉般的‘不勤’!
蕭德昭看著這份奏疏一時無言:這,李敬玄還寫過這種議事呢?
姜沃在送客前,倒是也沒完全拒絕蕭德昭,很樂意地採納了他的一條建議——
“蕭諭德方才有一言,倒是提醒了我。波斯都督府情勢複雜,讓李敬玄去做都督,只怕他也做不來。”
“既如此,就降一等,令他去做刺史罷了。”
左諭德蕭德昭:……
沒想到來一趟,不但沒把人從波斯撈出來,反而讓人降了一級。
蕭德昭鬱悶地簡直要吐血,回東宮後,就將此事稟明瞭太子。
而太子正在書房看過去的奏疏:這是他每日的功課之一,要學習先帝和當今批過的各類政事。每日看過後,還要寫成條陳心得,交由太子太師李勣過目。
太子聽過蕭德昭的回稟,不免有些詫異,放下手中的奏疏道:“並不是不罰,不過是罰的輕些,姜相也不允嗎?”
蕭德昭搖頭嘆息道:“殿下,姜相言辭實利,臣老臉全無。”
頓了頓又道:“臣也是從先帝一朝過來的。”
“記得先帝曾有言,若朝臣有諫諍,便加以責罰,那豈不是人人戰慄畏懼?還有誰敢忠言逆耳呢?”
“故而先帝又道:朝臣們哪怕有諫不合心者,也不以為忤。”
蕭德昭於太子之前嘆息道:“先帝為天下之主尚且如此,然姜相身為宰輔,又是掌選官事的尚書,卻……”
說到這兒只以嘆息聲結尾,然後拱手道:“殿下,姜相畢竟是尚書右僕射,官高位重。臣不過東宮左諭德,姜相瞧不上眼不予理會也難免。還請殿下另請重臣前去吏部吧。”
太子也不免輕嘆一聲,何至於此。
重新拿起手中奏疏,隨口道:“既如此,你就去瞧瞧許侍中在否?令他去向姜相說一聲,也就罷了。”
蕭德昭應了一聲退下。
太子則繼續沉浸在一份‘戶田奏疏’中。
在他看來,這實在不是什麼大事:許敬宗,太子左庶子,本人又是宰相,由他去向姜相說一聲,應當就夠格了。
許敬宗聽聞蕭德昭來意後,心中頓生無語。
怎麼這種事得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