氤氳之息清泉流響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09章 文景之治【5】,歷史放映廳從大秦開始,氤氳之息清泉流響,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不過自己似乎也沒必要要求太多。

畢竟史書留名……

他已經做到了……

【賈誼在時年28歲的時候上了《陳政事疏》(即《治安策》),提出了兩點:第一,親疏不是主要問題,即同姓諸侯王並不比異姓王可靠。

第二,強者先反叛,弱者後反叛,在這樣的封國條件下,最後總歸都是要威脅中央集權政權的。

賈誼提出解決的辦法就是“眾建諸侯王而少其力”,即分割諸侯王國的勢力,從而達到中央集權的目的。

這其實已經有推恩令的雛形了。

文帝十分欣賞賈誼的《治安策》,然而,當時他正用心於穩定政局,恢復和發展社會經濟,形勢不允許他用激烈的方式實施《治安策》上的政治構想。他只有耐心等待合適的時機。

直到文帝十六年(前164年),齊文王劉則死,無子嗣位,文帝趁機將最大的齊國分為六國。又封劉長的三子劉安、劉勃、劉賜等為王,將淮南國一分為三,劉姓皇室的勢力開始被慢慢削弱。

當然,如果僅僅是做到這些,劉恆並不會被咱們後世之人如此推崇。

劉恆有手腕,有能力,有大智慧,作為空降過來的皇帝一步步收攏自己的權力,隨後老臣畏懼,諸侯王被削弱,這些都不過是一些小事而已。

劉恆真正被後世之人推崇的,是他愛民如子,是他的優良美德。

或許是在代國的經歷讓文帝深知百姓生活之樂苦對政權安定的意義。劉恆在位期間非常節儉。

他在位的時候奉行黃老“無為而治”的政策。

曾因惜十家之財而罷建露臺。

當時有人表示皇宮裡缺一個露臺,文帝一琢磨,一個露臺等於十個平民家裡的家財,自己不建這個露臺,那十個百姓就能過的很好,於是他拒絕了建造露臺的提議。

曾因憐吏卒輸送之勞而令列侯歸於封國,不須留於長安奉朝請;

文帝覺得讓那些吏卒們送列侯來未央宮太辛苦,於是讓列侯們回自己的封國去,不需要在長安浪費民力。

借緹縈救父之事而下詔廢肉刑(包括黥刑、劓刑和刖刑),透過赦免而減死一等時,採用宮刑作為替代刑;

嗯,寫下史記的司馬先生就是這一舉措的受益者,雖然他沒了那啥,但是好歹命保住了不是~

又詔罷天下田租。透過這一系列政策,漢朝的社會經濟得到了長足發展,文教大興,國力日益強盛。】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