闐西奧德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4章 舊青徐的崩離,日在三國?我真的是漢室忠良啊,闐西奧德,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是,叔父。”十七歲的諸葛瑾行禮如儀,很有大族子弟的風度。

回應了諸葛玄,諸葛瑾轉頭對著弟弟們催促道:“阿亮、阿均、阿誕,你們三個動作快些,吃不完的可以帶走。”

三弟諸葛均放下陶碗,嘴上沾著綠豆說道:“大兄,交州的綠豆湯好甜,我們多買點路上吃吧。”

“均弟,甜的不是綠豆湯,乃是加了不少交州蔗糖的緣故,你若想吃甜,路上買些蔗糖便是,何必帶這些不便攜帶的湯湯水水?”二弟諸葛亮迅速點出了三弟的不妥。

“阿亮說的不錯,帶綠豆湯不如帶蔗糖,快些走罷。”諸葛瑾說著,同時還在幫著繼母、叔母和幾名老僕一起收拾行裝。

“兄長何必著急,郯縣乃徐州郡治,城池高大,防禦險固,刺史陶恭祖在此駐紮精兵數萬,泰山軍不會想著來攻打這等堅城的。”諸葛亮故作老成地說著。

諸葛瑾早已習慣二弟的早慧,反駁道:“長者有命,你待如何?”

諸葛亮沒法反駁,只得數落兄長道:“阿兄只會靠長輩來說事嗎?”

“好你個阿亮,讀了幾本書就自以為是了,我今天就讓你知曉,你兄長為何以是你兄長!”諸葛瑾坐到諸葛亮身邊,居高臨下地說著,他對諸葛亮的失禮也絲毫不介意。

“還請兄長賜教。”小諸葛亮起身,獲得了一個比諸葛瑾稍高的視角,同時裝作大人的樣子,拱手請教。

“泰山軍不打郯縣的最主要原因,既不是因為城池堅固,也不是因為陶恭祖手下兵多,而是泰山黃巾根本就沒有在東海郡活動,你還記得老家陽都的情況嗎?泰山黃巾堂而皇之地出入鄉間,和鄉民朝夕相處,等於整個琅琊郡,早就是彼輩的囊中之物,他們攻取琅琊、青州等地,就如同探囊取物。”

諸葛瑾侃侃而談,說得有些口乾,不待諸葛亮答應,就端起諸葛亮的那碗綠豆湯喝了一大口,然後在諸葛亮瞪著兩隻大眼睛的委屈注視下繼續道:

“聽說青州各郡也是如此,所以泰山軍能席捲山東,而東海因為陶恭祖大力推廣佛法,所以泰山黃巾那些道士沒辦法滲透,並且不像山東官吏那般怕事懦弱,陶恭祖手腕強硬,嚴防死守,故而泰山黃巾沒有控制鄉里的機會,進而泰山黃巾也不會謀取東海郡!”

“彩!兄長所言如撥雲見日,令我茅塞頓開,亮深感佩服。”諸葛亮恭恭敬敬地躬身道。

“那就給弟弟們做個榜樣,快點吃完上路,我知阿亮聰慧,但你要謹記,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並且看待事物,不能只觀當下之形,而不問前因後果。”諸葛瑾很滿意二弟的表現,也不忘作為兄長提點一二。

“知道了兄長,亮以後一定會謙虛謹慎的。”

諸葛兄弟之間發生了一點小插曲,很快就以兄友弟恭而收尾,之後因為徐州地界比較太平,諸葛玄帶著家人迅速離開郯縣,走陸路南下淮南,而青州其餘豪族,則大多選擇走海路南下徐州、江東避難。

青州各地兵備廢弛,泰山軍沒費什麼力氣就攻克了絕大多數城池,只剩下北海相孔融所在的劇縣還在堅守。

可孔融困守孤城,放眼四周全是黃巾,都不知道上哪去找援軍,整日愁眉苦臉,度日如年。

“府君,泰山賊派出了鶴壁將軍管亥在城外挑戰,揚言說如果我們不應戰,管亥那廝就要扣城攻打,請府君許慈一戰,挫一挫泰山賊的銳氣!”太史慈風風火火地進入太守府,拱手請示道。

太史慈,字子義,北海隔壁的東萊人,前幾年因為公事得罪了上官,堅持原則後前往遼東避難,在青州算是小有名氣。

孔融到任北海後,非常注重尋訪、拉攏本地名士,聽說了太史慈的事蹟,對他留在家鄉的老母親頗有照顧,所以這次泰山軍打到孔融頭上,太史慈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假太監:我在皇宮如魚得水!

孤寂星河

大乾人皇

筆耕不輟小太子